奔向大海
——玩转肯尼亚之五
文/逄思佳
我自己在肯尼亚去的最远的一次旅行就是蒙巴萨(Mombasa)和迪亚尼海滩(Diani Beach)了。我相信来肯尼亚的很多人都在启程前看过《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一部获得7项奥斯卡奖讲述了丹麦女作家凯伦·布里克森在肯尼亚故事的影片。追寻着电影的足迹,我曾经去过凯伦故居(Karen Blixen Museum)和葬有她情人丹尼斯的恩贡山(Ngong Hill)。这一次,也同样是出于对电影的怀旧,乘坐着英国殖民时期留下的老火车前往蒙巴萨。
幻想中的浪漫贵族火车之旅,在我上了火车的第一秒,就完全支离破碎了。身材娇小的我居然在进我们一等车厢的包厢时都几乎被卡住!包厢很小,很破旧,看上去不是很干净。火车刚一开动,我就开始晕车,有一种车子摇晃摇晃就会散架的感觉。之后被服务员“摇铃”叫去吃饭,1050先令(近100人民币)吃了一顿“破饭”,上来就是一盘清汤,之后是和大学食堂同样难吃的米饭、豆子和土豆,再就是还算对得起这价钱的鸡腿。吃饭的时候感觉很别扭,对面坐的是不认识的人,“上菜”速度又那么慢,多少有些尴尬。晚上的时候整个车厢开始变得很闷,翻来覆去好久才勉强听着火车的噪音睡着。早上起来,外面一片荒野。火车走得很慢,即使看着外面的风景也不会感到晕。每到一个立着大石碑的地方,火车都会停下来。很多小孩子从四面八方跑来向我们要东西吃,火车上的厨师向下面扔了半包面包,小孩子们就蜂拥而上。一个大一点的小孩抢到了这“从天而降”的礼物,她颐指气使地让其他的小孩子都站好,一片一片地分给他们,有的小孩并没有拿到,就一直追着她要,她就是不给。远处跑来了一个没有穿鞋只有两三岁样子的小孩,她从袋子里掏出一片递给他,小小孩心满意足地拿着那片跟他的脸一样大的面包片吃起来。沿路的这些小孩成了我们路上消磨时光的取乐对象了,很多外国游客都跟他们开玩笑。
本来火车时刻表上说,头天晚上7点从内罗毕开车,第二天早上10:00到蒙巴萨。结果却是火车在晚上7点才真正到达蒙巴萨!24小时走完这500多公里的路程!什么叫“晚点”,这才是真正的“晚点”!单程价为8810先令(近700元人民币)一等车票值吗?我们的计划完全泡汤。
晚上9点多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来到朋友推荐的一家法国人开的背包客旅店。一开始被安排在一个像是大蒸笼一样的屋子,而且是睡在没有护栏的上床!后来换到了吧台旁那个通风的屋子。正好赶上西方的“复活节”,所有的房子都是围着吧台,那一晚上伴着震天响的音乐一直睁着眼到天亮。外加毫不顾忌别人感受的西方人大半夜地进进出出而发出各种噪声,完全崩溃掉。早上的一杯咖啡算是一天的“体力支柱”,旅店的对面就是大海。
在看到大海的那一瞬间,一路上的那些不愉快也都烟消云散了。迪亚尼是肯尼亚沿海最大的度假胜地。海滩真是太棒了,海水淡蓝淡蓝的,清澈见底。让人有想要立马脱掉鞋子,奋不顾身地跳进海里的冲动。在去游泳之前,先骑了骆驼,这些像长颈鹿一样的萌物让人看了就想上去亲一口。远远地看着它们,并没有觉得它们很高,等我坐上去,这些大家伙一起身,我就惊呼了一声,紧紧抓住鞍子。一开始还在开开心心地拍各种美照,之后就开始想吐,好想下来。我果然不适合出去旅行,晕飞机,晕火车,还晕骆驼!因为没把看似不毒的太阳当回儿事,我的脖子后面被晒得火辣辣地疼。我们的向导Baya就去买了椰子油混合着芦荟汁来治我的晒伤,真的很管用!都没有爆皮。中午在海边吃了超级豪华实惠的海鲜大餐!吃海鲜果然还是要来海边!我和朋友两人面对这一大盘子的海鲜大杂烩也只能是“空悲切”,一只大龙虾,一只大螃蟹,烤鱿鱼,烤虾,烤鱼还有配菜,根本就吃不下!真的是美味无比!多希望首都内罗毕能有这样的餐厅。下午坐着这里沿海特有的独桅帆船去海中小浅滩附近捉漂亮的红色海星。
本以为复活节一天就过完了,没想到晚上继续是party,又是一晚“不眠夜”。第二天跟一大家子白人组团去了距离坦桑尼亚很近的基赛特海洋国家公园(Kisite Marine National Park)和瓦西尼岛(Wasini Island)。坐上船,刚出海不久,就开始晕船。船在海上随着浪摇啊摇,走了好久才看到一些形状各异的迷你小岛。每次看到“陆地”,我心里都在期盼着,应该就是这里了吧!快上岸吧!然而船却无情地转过这些地方。尽管我的小伙伴一直在身边安慰我,我那翻腾的小胃还是把我折腾得够呛。我甚至都在想让他们随便找个岛把我扔那儿,等他们玩回来再接我。突然想到“沙滩大叔”Baya对晒伤那么有经验,也许当地的船员也知道晕船该怎么办。我就把船上的一个小伙子叫来,跟他说我很难受,他拿来凉水让我往头顶上泼,然后告诉我要看着船尾。果然好多了!快到远处有浅滩的海域,船上一些显然“有备而来”的外国人换上用于深潜的紧身衣跳了下去,其他人也都提前穿好了泳衣!我好像是唯一一个去下面船舱换衣服的,等我上来的时候,船上几乎没人了。从小在青岛海边玩大的我,见了水就想下去,尽管知道自己那游泳水平。船上的呼吸管装置已经被一抢而空了,我就借了别人的用了一下。也没有经过任何培训,就是戴上以后,把脑袋伸到水下。在我睁开眼的那一瞬间,我自己都欢呼雀跃了,第一次看到了水下的世界,虽然我在的地方没有珊瑚,但是能看到一些小鱼还有其他的水生物,感觉很奇妙,绝对还要再去浮潜!快到集合的时候了,我朝着船的方向游去,但是无论我多么使劲,就是游不到那里。我感觉自己好像一直在原地扑腾水。我的同伴看我实在是游不回去了,就叫来一个水手“救”我。我把两只手搭在他的肩上,抓着海豚的鳍游泳应该也是这种感觉吧!他强有力地挥动着两个黝黑的肌肉丰满的胳膊,只游了几下就来到船边了,果然我这种没有丝毫力气的小细胳膊就不适合在海里游泳。
我们再次乘船前往小岛吃午饭。船在距离岸边很远的地方就停下了,换乘了小船。眼前这个不大的小岛应该就是瓦希尼岛(Wasini Island)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饿了的缘故,觉得这顿“斯瓦西里风味”的饭菜真的很好吃。先上来了一只脸大的烤螃蟹。旁边还放着一个木槌,这是用来敲螃蟹的吗?未免也太野蛮了!看见大家都在那里敲得起劲,我也试了试,真的比手掰方便!吃完饭,踏上了回程。很不幸的是,我的朋友也开始晕船,这次轮到我在旁边安慰他了。水手们聚在一起,拿着塑料桶、啤酒瓶子,开始了他们别具一格的演唱会。大家都跟着唱,拍手。旁边那位也被这欢快的气氛感染,居然不晕了。
第二日就要离开迪亚尼前往蒙巴萨了,心中难免有些不舍!无论是一进门朝我疯叫的狗(后来在食物的诱惑下成为了我忠实的伙伴),被我砸瞎一只眼的白色小蟹子,还是那一望无垠的银白色沙滩……
蒙巴萨是肯尼亚最大的海港城市。早上起来,坐着提前预订的tuk-tuk(一种很小的三轮车)前往蒙巴萨,一路上被风吹得完全没有形象可言了。快到渡口的时候又像第一天来时那样堵车,一辆车“贴”着一辆车,纹丝不动,真的是遥遥无期。开车的小伙子建议我们自己走到渡口乘坐轮渡,我们也很无奈地在乱糟糟的市场里走到了乘坐轮渡的站点。因为第一天来蒙巴萨是晚上,并没有好好看看蒙巴萨的真面目,这一次看到了蒙巴萨的海水,才发现我们选择去南边的迪亚尼海滩是多么明智。来到耶稣堡(Fort Jesus)已经是中午了。我们决定先解决吃饭的问题。在老城的小巷里转了好久才找到《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上推荐的一家小店,尽管店员不太会讲英语,但正像是在中东一样,做好的饭菜都摆在餐箱里,只要去看看就会明白菜谱上的那些在字典里都找不到的词是什么。这应该才算是正宗的“斯瓦西里”佳肴。一份给得好多,根本吃不掉。他们家的貌似是“人参果”的果汁像是酸梅汁一样清凉解渴。来到耶稣堡的时候已经筋疲力尽了,4个晚上没有睡好,再加上旅途的奔波,见到水泥台子就想坐上面。在耶稣堡旁边的小摊上还发现有卖鲨鱼头骨的!这座400多年前修建的古堡至今屹立在印度洋海边已经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了。爸爸也在刚来肯尼亚时就来过蒙巴萨,但是他对这座城市并没有太多好感。他印象最深的事情莫过于在傍晚的海边拿着树皮敲小螃蟹了,满沙滩上全是乱爬乱跑的小螃蟹。当他回到旅馆让厨师做给他们吃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盯着他看,好像他在吃一种很不可思议的东西一样。
上一篇:阿尔山带你走进初夏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