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想盡辦法,也無法徹底擋住兩岸民間交往,來自大陸的零食、玩具和娛樂活動,一次次風靡島內,引領潮流。
【魔芋爽圖片】
最近,大陸的一種零食,魔芋爽,成瞭島內小學生的“心頭愛”。在學校不贊成攜帶零食進校園的情況下,不少小學生為瞭能過足嘴癮,是耍盡瞭“神通”,哪怕躲在廁所裡,也絲毫不影響食欲。老師們也無奈感嘆,或許是魔芋爽太過美味的緣故吧。
大陸零食很早之前就備受島內民眾青睞。過去,島內隻能通過到大陸旅遊的親朋好友“代購”,現在隨著電商經濟的發展,島內民眾購買大陸零食就方便瞭很多,不少便利店中也售賣有大陸零食。除瞭魔芋爽,黃飛紅花生、小米鍋巴等也是熱銷款零食。
在島內受歡迎的零食,大部分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些零食在網絡上非常火,許多博主爭相在網絡上曬相關推薦視頻。除瞭魔芋爽,像藕粉、棒棒奶酪等大陸零食,島內許多商傢也給打上瞭“熱賣”的標簽。
【臺灣人跳“科目三”】
同時,不止成人對抖音等軟件非常感興趣,島內的學生,尤其是小學生,也時常會觀看抖音視頻。因此,島內出現不少所謂的“TikTok世代”和“小紅書世代”。這些“粉絲”不僅僅吃上面流行的零食,還會聽熱門歌曲,跳熱門舞蹈,比如說陳奕迅的歌曲《孤勇者》,和前段時間大火的“科目三”舞蹈等,這些從大陸傳過來的東西,有效豐富瞭島內民眾的日常生活。
但是,島內民眾的歡喜,臺當局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其隻覺得島內出現大陸產品十分刺眼,於是打算禁止大陸零食輸入,理由就是這些大陸產品背後蘊含著所謂“文化滲透”的風險。
比如說,島內瘋搶的螺螄粉,其包裝上明晃晃寫著“你是中國人,我也是中國人,四舍五入一下,你就是我的人”的語句。按照潮流,這就是普通的“土味情話式”廣告語,但臺當局上綱上線瞭,認為這些語句有所謂“統戰”的嫌疑,強制下架瞭這款螺螄粉。不僅是螺螄粉,就連大陸生產的面條、米粉條等,臺當局都不允許輸入。
【大陸螺螄粉風靡臺灣】
這一決定,很快在島內炸鍋,許多民眾不滿,食物什麼時候也被納入“統戰”的范圍?還有民眾直接指責臺當局“玻璃心”“自卑”。部分民眾直言,哪裡生產的不是重點,好吃才是最重要的,主打一個叛逆。臺當局禁止輸入的種類越多,島內民眾的購買欲望就越強。
與此同時,臺當局也將TikTok和小紅書等APP視為大陸方面進行所謂“認知作戰”的可能的工具。因為受短視頻影響,島內不少人在日常生活中逐漸表現出“大陸化”,如“學霸”“網紅”等大陸熱門詞匯時常被掛在嘴邊。於是臺當局經常發出有關在島內禁止這些軟件的提議。
我們都知道,為瞭“謀獨”,臺當局一直在給兩岸之間的正常交往設置人為障礙,不願意和大陸方面保持友好交流,還不允許島內民眾和大陸來往。但沒想到,為瞭“謀獨”,臺當局現在已經魔怔到連普通的食物和娛樂活動都容不下。
【臺灣夜市裡的大陸小吃】
因此,這些事情也證明瞭大陸影響力有多麼厲害,臺當局想盡辦法,也做不到完全切斷兩岸交流。兩岸同胞所共同擁有的文化基因產生的共鳴,是臺當局消除不瞭的,美食和文化將讓兩岸同胞間的距離越來越接近。
眼下,島內正忙著2024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政治圈十分熱鬧。在此關鍵時刻,臺當局竟然還有心思關註大陸零食,不得不說一句,原來民進黨不怕國民黨,怕的是“魔芋爽”,其擔心的是島內民眾因此和大陸走得越來越近,從而影響到島內的政治態勢。
看來,要實現“下架民進黨”的目標,還得靠“魔芋爽”,借助於文化和經濟交流中的微妙力量。這個時候,魔芋爽不再是單純的零食,而是喚醒臺灣同胞和大陸共鳴“基因”的媒介,然後在廣大臺灣同胞希望和大陸交往的願望加持下,把民進黨趕下臺,讓其無法再興風作浪,進而推動兩岸交流的恢復和深化。
【蔡英文】
最後,我再次奉勸臺當局幾句,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這是不可否認的歷史現實,臺灣以後也一定會回歸中華民族的大傢庭,這是不可更改的歷史趨勢。民進黨當局現在不管做什麼,以妄圖實現自身“謀獨”的目的,都是螳臂當車,終將會被歷史洪流所淹沒。
和大陸相向而行,才是臺灣地區發展的正確道路,更是確保臺灣同胞能過上更好日子的關鍵。在當前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趨勢下,兩岸的合作與和諧共處將為臺灣帶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臺當局一味阻止兩岸交流交往,最後隻會變成臺灣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