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養生美食有哪些?錦觀直播間為你解答
冬至是第22個傳統節氣,白晝最短,黑夜最長,標志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即將到來。中醫認為,冬至時節人的身體更容易出現不適,因此應該作息規律,適量運動護養身體。冬至節氣即將到來,寒冷的冬天已經不再遙遠,有哪些美食適合在冬天進補?今日,成都日報錦觀新聞直播間邀請到瞭成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臨床營養科主治醫師張潔怡為大傢講解冬季如何利用飲食養生。她表示羊肉是非常適合冬季進補的食物之一,除此之外,紅棗、桂圓、玫瑰花、枸杞之類熱湯熱飲也能起到禦寒滋補的作用。
蛋白質維生素含量豐富
冬季吃羊肉溫中健脾
冬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也是一年之中最適合通過食物來進補的季節。北方吃餃子,南方吃羊肉,全國各地在冬至都有不同的習俗。張潔怡告訴記者,冬季進補在飲食上建議多選擇一些具有溫補性質的食物,而羊肉就是其中之一。“《本草綱目》中有提到羊肉能暖中補虛,補中益氣,開胃健身。中醫認為冬季吃些羊肉也確實具有溫中健脾、補腎壯陽的作用。”
據瞭解,維生素B12和鐵元素的缺乏可能導致貧血,而從營養學角度來看,羊肉富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B族維生素以及鐵、鋅等微量元素。這也證實瞭生活中常說的吃羊肉“補血”,改善疲勞、乏力的說法。
“適量吃一些羊肉對防治缺鐵性貧血有利。同時,與豬肉相比,羊肉的能量更豐富、脂肪含量更低,營養價值更高,肉質更細嫩。但是吃羊肉也有一些需要註意的地方,發熱、牙痛、口舌生瘡、口吐黃痰、體內有積熱的人群是不宜食用羊肉的。”張潔怡說道。
熱湯熱飲禦寒滋補
進補食材應順應季節變化
據瞭解,冬季寒冷,想要禦寒除瞭羊肉這類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以外,還可以喝一些熱湯熱飲。像紅棗、桂圓、玫瑰花、枸杞之類的食物用來泡水喝在禦寒的同時,還可以幫助女性在冬季滋補氣血。
冬天天氣逐漸寒冷,很多人會有喝酒禦寒的養生觀念,但張潔怡卻表示這其實是一種養生誤區。“喝酒可能會產生身體在發熱的錯覺,但實際上,喝酒使人體內的熱散發到瞭體表,反而更容易導致身體受寒。另外,過度飲酒對肝臟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從中醫的角度來講,不同季節對應身體不同臟器,選擇食材要順應季節與時間。而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冬季進補也要講究飲食的合理搭配:山藥、紅薯要看作主食而不是蔬菜,一日三餐主食、蔬菜、肉類三大類都要有。在外吃飯除瞭要有意識地對食物進行選擇,還要註意將油鹽的攝入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值得註意的是有合並基礎病的人群,是不適合在傢自己選擇食材來進補的,建議這類人群冬季進補時到醫院去尋求醫生的幫助。”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胡瑰瑋 責任編輯 何齊鐵 編輯 王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