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小面的名號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而小面中的這道豌雜面,不僅成為瞭重慶人三餐的常客,更是吸引瞭全國各地的美食愛好者前來品嘗。一碗面做好,勁道的面條鋪上酥軟的豆子、肉燥和紅油,色澤飽滿味道鮮美。裹著紅油吸溜入口,立馬有種在重慶街頭小巷閑逛的錯覺。
豬肉末+豌豆!香味很上頭
比起素小面,豌雜面讓重慶小面的口味更豐富,但又不會改變小面佐料的味道。好的豌雜,豌豆經過小火燉煮,軟糯綿綢;雜醬不宜用精瘦肉,一定得留點兒肥油,不然就不香瞭。豌雜面可以分為幹溜(無湯頭)和加湯,一般點幹溜居多,這樣佐料可以更好的裹附在面上,吃起來更爽。
雖然無法親至重慶來上一碗到底豌雜面,不過安小佑給大傢準備好瞭“解饞”的簡易自制版本。跟著我們的做法,可以在傢試著做看看哦,不說多麼的“地道”,難得解饞是足夠啦~
提前一天,我們把豌豆預先浸泡到變軟的程度。翌日 找一口足夠大的鍋,放足夠的水,加入豬骨和浸泡好的豌豆燉1小時,直到完全變軟的程度。過程中,如果你需要攪拌,記得動作要稍微輕柔一點,不要把豌豆攪爛瞭。
接著我們來制作豬肉醬料的部分。鍋內倒入油,用油煸炒豬肉肉糜,瘦肉多的肉餡油要多些,後面還要有餘油嗆調料的,反之可用少量油,肉餡炒變色後烹入料酒炒散略微出水後將水分炒凈至出油,用餘油爆香蔥薑蒜末,放入香料和糖,繼續炒幾分鐘。再 加入豆瓣醬,炒出香味炒出油紅油的狀態。
加入醬油、少量糖,根據咸淡補鹽, 一定要把水分完全炒幹隻剩油花,作為澆頭的肉臊子才足夠香,這個步驟可以加適量芽菜豐富一下口感。
在碗中,加入芝麻醬、生抽、辣椒油、糖、大蒜、榨菜丁、熟花生碎、白芝麻、豬油、花椒粉、蔥和醋攪拌均勻 。
煮一鍋水,沸騰時下堿面,煮至浮起,加入少量涼水煮至再次沸騰,撈出(可以扔兩根青菜一同煮)。
如果想要幹溜的吃法的話,就直接把面撈出來以後放入擱好瞭佐料的碗中;喜歡帶湯版本的話,可以把煮豌豆的湯底舀到碗裡。把面條倒進去,碼上耙豌豆,豬肉臊、蔥末,在傢裡的簡易解饞版本的豌雜面就完成瞭!
特別想念豌雜面的滋味,但是又沒有辦法親歷重慶來一碗的時候,不妨試試我們的簡易版本做法解解饞。剛剛煮好的堿面,把肉末和耙豌豆一起拌開,油汁浸透,就隻顧得上狼吞虎咽瞭。
上一篇:貝丁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做法不簡單,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步驟
下一篇:獨學不如眾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