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5月24号到6月上旬,北京广播电视台、西城区落实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共同启动“2024•北京西城•河之端——大运河自驾体验式大型融媒体报道活动”。本次报道活动联合大运河城市广播联盟台,邀请大运河沿线八省市主持人组成报道团队,从大运河的南端点杭州出发,一路自驾北上,历经13天,途径8省市,完成10场直播。报道团队最终到达大运河的北端点北京,齐聚西城什刹海。
北有银锭桥、南有拱宸桥,这一南一北两座古桥串起了悠悠京杭大运河奔腾不息的河水,也串起了大运河沿线绵延千年的历史文脉。5月24日至6月上旬,2024·北京西城·河之端——大运河自驾体验式大型融媒体报道活动从大运河南端点杭州出发,一路北上,实地探访这条流淌千年的文化纽带沿线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成果。
“杭州码头装大米,一纤拉到北京城。”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和运输工程的伟大奇迹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见证了古代中国经济文化的繁荣,也见证了现代杭州的发展。十年来,杭州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南端,通过大力实施运河综合保护工程,实现了保护与发展双赢,打造出了一张极具特色的城市金名片。
如今,在浙江杭州,循着古人的脚步来一场大运河Citywalk,已成为许多人休闲生活的一部分,而位于拱墅区的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便是人们感受杭州文脉、体验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漫步在这里,白墙灰瓦、绿树繁花,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蕴含着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智慧与平衡。
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中的“桥”指的是拱宸桥。正所谓“一座拱宸桥,半部杭州史”,拱宸桥作为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已有近400年历史,是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拱宸桥之于杭州,正如银锭桥之于北京,它不仅仅是一座连系交通的石桥,还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文化与情感记忆。
拾级踏上拱宸桥,一场跨越时空的卷轴在眼前缓缓拉开。古寺古巷、特色博物馆等串珠成链,形成一条绚烂的运河文化带。这里不仅还原了敬胜里民居、桥弄街商铺和中心集施茶材会公所等历史建筑,还集聚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运河手工艺活态展示馆等博物馆。
近年来,随着大运河数字文献馆、大运河数字影像馆、大运河紫檀博物馆主体相继投用,逐渐形成了都市里罕见的博物馆群落,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萧山过江布、手工制伞、定胜糕制作、竹编、杭绣......运河手工艺活态展示馆仿佛一个大型的非遗教室,近20项非遗技艺体验让人目不暇接,也跃跃欲试。
据了解,运河手工艺活态展示馆前身是始建于1896年的国家级文保单位通益公纱厂,不仅从外观上就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工业风,走进其中,内部的展陈设计更是保留了民国年间厂房原汁原味的风格,3000平方米的场馆经提升改造后摇身变为独具特色的作坊式互动展示区,一物一场景,逛起来十分有趣味。
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是来到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绝对不能错过的。这里是国内首座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专题博物馆。大运河开凿的历史、变迁与影响,大运河与杭州城的故事,你想了解的关于大运河的一切,这里都有答案。
甫一步入展厅,巨幕动画映入眼帘,从杭州到北京舳舻蔽水的大运河历史场景与沿岸地标建筑在眼前重现。丰富多彩的文物珍品、活灵活现的沙盘模型引人驻足,不过要说最精彩的,当属“镇馆之宝”清咸丰年《京杭运河漕运勘舆图卷》。该图长达26米,描绘了长江以及长江以北京杭大运河航道的示意图,内容详实、绘制精美,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献价值。
大运河自驾体验式大型融媒体报道活动第二站是江苏扬州。5月26日,让我们一起漫步扬州,喝早茶,游运河,在归江安澜造就的七河八岛感受活力扬州。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持续关注“北京西城”公众号呦~
文字:高雨苏
图片:高雨苏 刘乐
校对:侯明月 李怡然
责编:王昭
审核:姚苗苗
签发: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