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像这样保存这么好的古建筑现在很少见了”
“每次来西河古镇都有不同的感受”
......
位于芜湖市湾沚区红杨汽车休闲运动小镇的西河古镇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级第三批传统村落。走进西河古镇,沿圩堤而建,一条长1.2公里,由青石板铺就的主街道,曲折蜿蜒。置身古镇之中,粉墙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花格窗,让人仿佛与时空来一次对话,感受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次来到西河古镇,我都会来老街上转一转,这里的古建筑都保存的很好,很完整,在这里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游客吴女士说道。
随着时代变迁,曾经繁荣的西河古镇逐渐没落,原西河古镇居民陆续外迁,古镇老街上的绝大多数房屋破损严重或被私自改造,破坏了古建筑风貌。如何让古镇风貌得到有效保护,红杨镇投入近亿元,加大对古镇的保护。同时,积极挖掘民俗、古圩、古建筑等自身文化优势,巧做文旅融合文章,让古村落焕发出新活力,走出了一条“文旅+”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为了更好保护这一传统古村落,我们编制了西河古镇历史性街区保护性规划方案,根据这个规划方案,我们也陆续投入近亿元的资金,对老街上面的青石板道路、旅游公厕,还有包括污水进行集中改造。然后,根据房子原来的面貌,我们逐步进行修缮,恢复古建筑的原貌。”红杨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汪淑贤说道。
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不仅让历史得以延续,还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地居民也从保护工作中获益,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既要对古镇进行整体运营推广,又要保护当地居民利益不受侵犯。在西河古镇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红杨镇积极引导当地的村民、居民一起参与到西河古镇整体的旅游开发建设当中,陈琴就是其中的受益者。“选择在这里开民宿,主要就是这边的古建筑保存的还是比较完整的,还有一方面就是政府给予我们民宿的扶持政策还是比较好、比较多的,然后一到周末和节假日我们店基本上都是爆满的,然后这从而给我们增加了很大的收入。”民宿经营者陈琴向我们说起当时来古镇经营民宿的原因。
通过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深挖旅游资源的文化精神内涵,以旅彰文,以文塑旅,红杨镇打造了一批文化旅游新业态。相继引进了王大仁美术馆、西河铁画馆、弋農古琴、朱明德画画的地方等多个文化地标,以艺术点亮西河。发展至今,西河古镇已经从曾经的一个老旧村落,发展成今天的一个游客纷至沓来的AAA级景区。今年“五一”假期,西河古镇吸引了近15万的游客人次,带动周边经济收入3000万元,在保护和开发的共同促进下,西河古镇焕发了新的活力。“我们出台了促进全域旅游加快奖扶办法,先期招引外来的客商,来西河古镇投资建设,同时也积极引导当地的村民,共同参与到本地的民宿、咖啡馆、农家乐的一些经营当中,同时也出台一些非遗奖补政策,支持当地的传统工艺匠人,还有一些非遗传承人,陆续入驻到西河古镇,为西河古镇增添一份文化艺术的气息。”汪淑贤说道。
截止目前,包括红杨镇西河古镇在内的,湾沚区共有6处传统村落,其中,省级传统村落共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1个,这些传统村落风貌在得以保护的同时,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体育赛事等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他们的收入,越来越多的游客也在这些古朴美丽的村落中,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来源:西河文化旅游区、爱湾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