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說一道經典舟山農傢菜,很多人來舟山不敢點,是因為這道菜的主食材在當地的叫法比較獨特。初次聽見都會被帶歪。
地球上有一種作物,幾乎有人的地方都有它的存在,而且幾乎每個國傢都有菜譜是關於它的,而且占的比例還不小。中國人喜歡吃,西方人也喜歡吃,南美人更是拿它當主食,它就是舶來品之一馬鈴薯。
馬鈴薯的吃法太多瞭,蒸、炸、煎、煮、烤樣樣皆宜,磨成粉還能做成面食,深受世界人民的愛戴。馬鈴薯原產地南美洲,具體什麼時候傳入中國已經不可考究。有官史記載,明朝中葉期間皇室已經將它列為皇傢貢品,而清朝時,民間已經流傳的比較廣泛,成為當時的口糧之一。
馬鈴薯的叫法太多瞭,馬鈴薯有一個中國通用的名稱叫做土豆。而事實上,土豆這一叫法一開始僅盛行於北方一帶,而江浙一帶很多地區是管它叫洋芋的。有寧波網友說:小時候,迷迷糊糊經常搞混,經常把芋艿和土豆搞混。芋艿還有一個名稱叫做毛芋。事實上,即使是現在,很多人初來浙江,不知道“洋芋”來歷的,還是會和芋艿搞混。
而在舟山,這個土豆的方言名稱就更絕瞭,初次聽見都會被搞迷糊。舟山有一道食材叫做紅毛番薯,第一次聽到這個的時候。我敢說,絕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紅色的番薯,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傢賣“紅薯”的那個番薯。
科普下,舟山人口中的“紅毛番薯”跟番薯沒有一毛錢關系。舟山人管紅薯叫番薯,而帶瞭紅毛二字的是土豆。很多人可能會好奇,土豆明明是土黃色一個疙瘩,而且任何地方都不長紅毛。為什麼管土豆叫做紅毛番薯?
其實答案和為什麼土豆叫做“洋芋”大同小異,土豆是舶來品,中國一開始是沒有土豆的。外來的東西,我們稱之為西洋貨。而為什麼叫芋,則是因為土豆也是長在地下,個頭也和芋艿差不多,所以民間管這個叫做外洋來的芋艿,簡稱洋芋。而為什麼叫做紅毛番薯,則是因為當時帶來這一作物的是荷蘭人。荷蘭人的頭發很多都是紅色的。當時的人們還是具有我大中國天下第一的思想,管外國人都叫做番子,紅色頭發的荷蘭人就被叫做紅毛,他們帶來的土豆就叫做紅毛番薯。
舟山人燒土豆的做法沒有什麼特別,基本都屬紅燒居多。唯一能說上特色的應該是舟山人燒土豆喜歡和魚放一起。比較常見的是米魚頭燒土豆,和鯧魚燒土豆。土豆是一種百搭食材,和肉燒一起顯肉味,和魚燒在一起就顯魚鮮味。土豆切塊適中和魚肉一起紅燒,燒的時間長一些,土豆就會變得又粉又香。每回和朋友聚餐若是點瞭這道鯧魚土豆,鯧魚每次都被剩下,而土豆則是早早就被搶完瞭。舟山小菜館,老板推薦鯧魚用紅毛番薯一起紅燒,很多人不敢點,以為是紅薯燒鯧魚,其實就是土豆鯧魚,味道比清蒸更好。
奉上一道紅燒鯧魚土豆的做法:
1鯧魚身上切橫刀。
2放入鍋中煎至兩面黃後盛出備用
3重新起油鍋放入大蒜頭爆香
4放入切好的土豆塊,醬油等佐料煸炒
5放入適量的水,讓土豆盡量的燒軟一些
6出鍋前幾分鐘,將鯧魚放在土豆上一起煮
7待土豆徹底軟後,乘出即可
據我所知,全國各地對土豆的叫法都不相同,聽說還有和山藥混一起的,你們那管土豆叫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