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不要再盲目治腎虛,老中醫:先搞清楚“腎虛”是什麼,再治不遲!
一,中醫中所提的“腎虛”到底是什麼?
在這裡首先要明確一點:中醫的腎≠西醫的腎臟。可能因為兩個名字一樣,又有一定聯系,所以很多人都把它兩個混淆在一起,誤認為是一個。其實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中醫所講到的腎,涉及的生理功能更為廣泛,覆蓋的器官也更多,意義也更廣泛。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生殖和發育,主水液代謝,主骨生髓,主納氣,腎開竅於耳及前後二陰,其華在發,齒為骨之餘,腰為腎之府。由此可見,中醫中所提到的腎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並非單一的腎臟。
中醫中所提到的腎也是一個小規模較為完整的疾病癥候系統。例如一旦腎虛,或者腎不好瞭,那麼他就會很容易出現精神疲倦,頭暈健忘,耳聾耳鳴,脫發嚴重,發質枯槁,牙齒松動,腰酸背疼,性功能減退,嚴重的男女還會不孕不育,老人骨質疏松,而且尿頻,夜尿多。對照上面中醫所提的腎臟,完全可以對應上腎虛一系列病癥。如果一個人不腎虛,而且肚腑腎功能很好,那麼他整個人就會精力充沛,耳聰目明,頭發潤澤,腰脊強健,性功能良好,生育能力正常。因此單一的腎臟是無法涵蓋整個腎虛的表征和癥狀的。
二,符合其中的部分或者單一腎虛癥狀是否就是腎虛?
三,人體為什麼會出現腎虛?
腎虛的原因有很多,總體可分為兩類,有些是先天不足,有些是後天失養。
1、父母體質不好,早產或者出生時體質就不好的人,這樣的嬰兒多半腎氣不足。有很多兒童都七八歲瞭還在尿床,這也是腎氣不足的體現。
2、大部分腎虛都是因為後天失養,例如經常熬夜,縱欲過度,手淫,經常不運動,還有就是經常忙碌,缺乏休息,這些人都是缺乏休養,早早地透支瞭腎精,怎會不腎虛呢?
3、還有一部分人則是生瞭慢性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久治不愈,導致身體越來越差,最終危及到腎,腎也跟著虛瞭,就如中醫中所說“久病及腎”。
腎虛很常見,大部分是可以調理和治愈的,去除不良習慣和嗜好是治腎虛的前提。
四,如何科學防治腎虛?
1、在生活中想要調理和改善腎虛,首先要調整自己一成不變的高壓力、快節奏的生活中,給與自己足夠的休息,脫離亞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持科學均衡的膳食和運動,相信大多數輕度腎虛患者都能很好地改善過來。
如果對文中有什麼疑問或者不解之處,歡迎在下方留言。如果覺得內容寫的對您有用,或者幫助到您,記得收藏轉發點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