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山西是軍事戰略的重要地方,有很多皇帝都在這裡住過,山西的名勝古跡很多,有大同高聳威武的雲岡石窟,有壯觀美麗的壺口瀑佈,還有歷史悠遠的平遙古城,還有運城的關公像等,山西也還是晉商的發源地,祖輩們在這裡創造瞭他人無法企及的輝煌,為山西的發展做出瞭巨大貢獻……可能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善良聰明的山西人發明瞭很多美食,這不僅體現瞭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現瞭山西省人民的智慧與勤勞。山西省的美食也是天下一絕。這些美食遍佈山西的小街小巷,這些美食不僅存在與高大上的星級酒店,大街小巷的小飯館中,也存在與日常老百姓的餐桌上。
首先,我們來講講山西省著名的面食,山西的面食主要有刀削面、油潑面、臊子面等。其中刀削面是大同的比較有名,具體做法是將面與水攪拌後,和面一定要註意力道,否則面團不夠盡到,做出來的刀削面口感也不好,制作過程:將面粉攪拌後,團成面團,使勁揉,一隻手拿起面疙瘩,另一隻手舉起弧形的削面刀,將面快速地削到裝滿開水的鍋內,待煮熟後快快撈起來,加入臊子和各種喜歡的調味料來吃,其中山西大同市刀削面最為著名。山西的刀削面與炸醬面(北京)、燴面(河南的)、熱幹面(湖北的)、擔擔面(四川的),被叫做中國的五大面食,源遠流長。山西的面紅天下,中國的面食發的源地,各色面食,你吃過多少?
其次,山西的莜面栲栳栳也比較吸引美食愛好者,很多人來到山西都會尋找正宗來品嘗。
將莜面與水攪拌後,揉成面團,將面團搓成一個長條。將莜面的長條條掐成小塊的條子,大約4或是5g一個,用搟面杖搟成長橢圓形的薄面皮提起小面片,繞著手指卷成卷立著碼放在蒸籠中;所有小劑子都卷成卷,整齊碼放好,準備將容器上鍋蒸蒸鍋加熱,水沸後放入莜面蒸籠,蒸10分鐘左右,然後澆上自己喜愛的臊子就可以,這些臊子可以用土豆與蘿卜,肉末炒,也可以用剁椒魚肉等翻炒,總之,也要註意色彩的搭配。
接著,山西的炒不爛子也比較有名,而這種食物,主要采用的是土豆。具體做法,將大土豆洗凈然後切成細絲或是小片,粘上面粉,拌勻後,將其放入蒸籠中蒸十分鐘左右,然後取出後,分散開,避免粘成一塊,之後自己準備喜愛的小料,蘸著吃更加美味;也可以與雞蛋等放入鍋裡翻炒下,這樣做的比較多,但也有一些人喜歡用胡蘿卜翻炒的。
山西的美食有很多,除此之外,還有大同的面皮,呂梁的剔尖兒,運城的大盤雞,太原的灌腸,稷山的油酥餅和麻花。此外還有無法劃分地域的揪片兒,擦面,和撈面,撥魚兒,貓耳朵,頭腦,粘片兒等。
美食一直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說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那麼我們在滿足溫飽的基礎上,逐漸追求食物的色香味俱全,這些需求就為美食的發展與延續傳承提供的機會。美食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部分,山西的美食能在美食界占領一席之地,主要是山西人長期的生活條件逐步提高而決定的。美食的傳承也很重要,現在的年輕人更應該保護好這部分文化,以便更好的發揮美食的作用,發揚美食的文化,傳承美食的做法,否則,將來有一天,這些美食也僅僅會存在與課本,就像一些珍稀動植物一樣消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