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交通先行。立足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稟賦,近年來,宜興以“一路一景、一路一品”為理念,推動農村公路與山區特色、地理景觀相結合,打造瞭雙湖路、龍箭路等一批江蘇省“美麗農村路”。這些美麗的農村公路到底給當地村民帶來瞭哪些實惠?是如何推動鄉村振興和旅遊經濟發展的?3月24日,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騎行江蘇 看美麗農路”活動走進宜興。
農路如何促進文旅發展?
三月的煙雨宜興,柳綠桃紅,一批批春茶正陸續上市。許多來自常州、上海以及浙江許多城市的遊客會在周末來到這裡,自駕沿著張靈慕線公路,一路走走停停,欣賞陽羨古城春日裡的風貌。
張靈慕線公路是宜興南部山區重點旅遊公路,它連接瞭張公洞、玉女潭、靈谷洞和宜興竹海等多個國傢級風景區,2017年被評為首批“江蘇省旅遊風景道”。騎車穿行而過,沿途巨大的香樟樹、大片的茶葉栽種基地、無邊無際的竹海森林,終年綠葉蔥蔥,猶如世外桃源。“沒修路前這裡泥濘不堪,現在每天開車經過都是一種享受!”開著寬敞明亮的純電動公交車,停靠的是智能、安全的港灣式公交站臺,從業近 30 年的宜興城鄉公交駕駛員王育新見證瞭這裡的巨大變遷。“現在從宜興市區坐公交到湖滏鎮也就40分鐘左右,一到周末節假日,公交車上是坐的滿滿當當的。”
江蘇無錫宜興市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滬寧杭幾何中心,是寧杭城市帶中心節點城市、無錫“一體兩翼”發展格局重要一翼。近年來,宜長高速、常宜高速、丁蜀通用機場等一批重點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建成。同時,通過“四好農村路”建設,把全市主要的景區景點、鄉村旅遊點、美麗鄉村、特色田園鄉村全部有機串聯,起到瞭“串點、成線、連片”的效果,有力地促進瞭全域旅遊發展。在此過程中,因地制宜地打造瞭雙湖路、龍箭路等一批江蘇省“美麗農村路”。
沿著雙湖路一路向前,便會穿過一個陽靈隧道,隧道出口不遠有一傢生意火爆的民宿飯店。老板趙輝說,隧道建設通車之前,這裡是一條“斷頭路”,現在道路一通暢,把上海、浙江的客人都吸引瞭過來,現在要想留在這裡住宿,需要提前一個月預定,“平常都是滿客運營,生意比之前至少翻瞭一番。”
“農村公路建設已經成為推動宜興鄉村振興的重要依托!”宜興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儲鑫介紹,至 2022 年底,全市農村公路總裡程達到2520公裡,占公路總裡程的86%,並且實現瞭縣道優良路率、隱患動態治理率、鎮村公交開通率、農村物流網絡覆蓋率、路長制鎮村實施率等8個指標“百分百”達標。
農路如何助力鄉村振興?
沿著公路前行,緊鄰善卷洞,有一個有山有水有風光的善卷村。這裡農村公路種類豐富,不僅有硬化的瀝青路,軟化的塑膠“彩虹路”一路延伸至爛漫的油菜花田,這是村裡老人飯後散步最愛的路線。
“以前我們隻想著把農村出行的路修好瞭,現在我們還要把村裡健康路、生態路、休閑路也修好瞭,跟城區道路一樣通暢便捷,給老百姓創富、生活、休閑帶來方便。”李為清從1995年開始擔任張渚鎮善卷村的村書記,28年,他見證瞭隨著農路建設的“升級”,村裡發展的大變化。現在的善卷村就像個大公園,村民在這裡宜居、宜業、宜行,幸福感、獲得感得到瞭不斷地提升。道路的不斷發展也讓村裡產業謀求轉型之路,“村裡有53傢企業,還是以傳統的制造業、農業為主,隨著我們健康路的打造,我們還要借助村裡優秀的自然稟賦,發展康養產業。”
依托貫通城鄉、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農村路網,農村公路運輸服務得到進一步完善,推動稻米、蔬菜、水產等傳統種養產業提質增效,有力地促進瞭農村居民增收致富。同時,完善的農村路網體系也吸引瞭更多工商資本投資農業農村、旅遊項目、養老項目,雅達集團、靈山集團等一批知名企業成功入駐,為鄉村發展註入瞭新的活力。
目前江蘇全省農村公路總裡程已達到 14 萬公裡," 四好農村路 " 全國示范縣總數達到 20 個,數量居全國第一。農村公路有效盤活瞭農村地區的資源,也拓寬瞭農村就業困難人員就業渠道,帶動瞭農民群眾增收致富。" 目前全省累計開發‘四好農村路’就業崗位 4.59 萬個,實現人均年收入約 5 萬元,農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長達到 8.76%,高於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增幅,鄉村旅遊年接待遊客超 3 億人次,旅遊收入突破 1000 億元。"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丁峰表示。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笪越
校對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