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加装电梯、助力青年创业、深化家门口的博物馆、开设社区“宝宝屋”、打造智慧化养老……点点滴滴、历历在目,2023年,“在徐汇”的你们见证了美好生活的焕新,笑脸盈盈地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岁末,徐汇区融媒体中心推出《在徐汇》专栏,让我们一起见证人民城市的徐汇实践,回看一个个温暖瞬间。
徐汇滨江水岸、徐家汇书院、武康路、古韵龙华、土山湾博物馆……这些耳熟能详的旅游景点散落在徐汇文旅融合公共服务网络中,为游客们体验“万般美好在徐汇”打开了一扇扇方便之门。
而在居民身边的社区里,今年新建成了一座碳汇科普馆,徐汇区生态环境局也开展了众多生态环保行动。抬头发现,天更蓝了、地更绿了、水更清了,行走在徐汇观景时,心情更美了。
2023年,徐汇从文化旅游与生态环保两方面着手,致力于打造“宜游”的城市名片,让每一位游客和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记忆和旅游体验。
“美”在徐汇
67岁的香港人苏均年在上海生活20多年,越来越爱上这座城,越来越享受这座城。早上五六点,家住天钥桥路的他就起床出门,“去滨江,快步走。”
徐汇滨江这片水岸,有中心城区难得的自然景观,也有艺术氛围和充满现代感的都市生活。作为徐汇文化C圈的重要一环,这里曾举办吸引7.4万人次打卡的西岸国际咖啡生活节,也有老少咸宜、艺潮涌动的西岸文化艺术季、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及堪称年度文化盛会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周。最美跑道和亲水景观让这里成为市民游客心目中的运动和休闲胜地。
“你看过滨江绿道的日出吗?特别美。”苏均年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内地多个城市担任外企驻当地的职业经理人,一路见证改革开放的发展奇迹。他喜欢拍西岸日出,把美景分享给各地的朋友。
快步走打卡完成,他的下一站是位于海派之源的徐家汇书院。“这里真的好靓!”苏均年告诉记者,他几乎天天来书院,一个双肩包、一个保温杯,直奔三楼文献阅览区,“有港台报刊,也有英文读物、人物传记,还有Wi-Fi、热水、电源。”他笑言,书院就是他的流动办公室,每天来这里“上班”,沉浸在书香氛围里,不会被手机干扰,时间过得很充实。
徐家汇书院今年1月1日开门迎客,集文献阅读、展览讲座、艺术鉴赏、文创集市、旅游导览于一体,这座全媒体时代的复合型图书馆甫一亮相,就引来市民游客争相打卡,一年累计接待读者游客近200万人次,新办读者证超1.4万张,位列全市区级馆新办证数量第一。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徐家汇书院话题阅读量达3500万次,最初的网红效应之后,如今的她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派文化新地标。
和徐家汇书院的红火有一拼的还有一个地方,那就是在全市旅游咨询客流量排名中始终位居前列的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作为徐汇区文旅融合公共服务体系旗舰站,今年它带领各点位举办38场展览和文化体验活动,服务市民游客83.33万人次,较去年的5.92万人次呈巨幅增长。“这一带好玩儿的活动特别多,周末有空就会和朋友一起来这里逛。”一位拍了不少武康路大片的摄影爱好者告诉记者。
在旅游从出差、观光、休闲到迈入“生活方式异地化”的4.0时代,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和徐家汇书院、西岸美术馆、LANERS初心会客厅、土山湾博物馆、武康大楼邮政所等20个遍布徐汇的文旅融合公共服务点一起,为市民游客体验“万般美好在徐汇”打开了一扇扇方便之门。
今年10月,《徐汇区文旅融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获得市政府组织的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优秀,位列中心城区第一名;而龙华广场“塔影空间”等6处公共文化空间入选全市50个“家门口的好去处”,占比12%。徐汇深厚的人文底蕴在自然生态、美育浸润的土壤中越发呈现出迷人的魅力。
“净”在徐汇
环境美观、舒适是影响“宜游”的关键因素之一。徐汇区生态环境局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优化“环信码”管理,完善“智慧环保”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水、大气、土壤、固体废弃物等领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能级。
走近徐汇区蒲汇塘河道,河水洁净、岸边草木修剪整齐,生机勃勃,不时有居民在河道两岸的小路上行走、锻炼,感受清晨蒲汇塘的美丽。其实,这条记录着田林发展变迁的河道,也曾一度污染严重,垃圾漂浮、异味扑鼻。在生态环境局与田林街道的共同整治下,才逐渐蜕变为现今的样貌。如今,河道水环境方面,生态环境局一方面开展排口全面排查,并进行无人机、无人船巡河、河道预警监测,及时掌握河道水质变化;另一方面,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了河道水环境健康评估工作,不断推进水环境治理从污染治理到“三水”统筹。
如何践行低碳生活,很多市民一知半解。徐汇区凌云街道碳汇科普馆内,设有多个交互式体验装置,居民们可亲身体验,获悉健康生活可减少的碳排放量。在碳汇科普馆内还设置了智能回收机器,投放可回收物时,除了当日的收购单价,居民还能看到对应可回收物的碳减排量。这些可回收物之后将进入循环处置链条,相比焚烧、掩埋等处理方式更加环保。
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徐汇区环境污染防治不断取得突破。据最新数据统计,徐汇大气环境质量(AQI)优良率为88.7%;水环境质量在全区11个市考断面全部达到优III水质标准,考核断面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徐汇开展20个地块的场地调查工作,全部达到环保要求,可安全利用。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2023年,徐汇绘好生态底色!
文字:张文菁、吴峰琳
图片:徐汇区文旅局、朱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