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这座世界名城,为啥成了佛系打工人的“快乐老家”? 江西的这座世界名城,为啥成了佛系打工人的“快乐老家”?
admin
2023-12-16 14:00:48
0







景德镇,一座似乎是活在历史课本里、与陶瓷做了强相关绑定的城市。可是今年景德镇在互联网上突然“火”了,也许你没去过景德镇,但一定听说过这件“无语菩萨”。大家不在乎它的大名叫“沉思罗汉”,而只是感同身受地认为:它的表情真的能如实反映打工人的心态


被众人围观而被迫“加班“的无语菩萨。 摄影/陈小凡

景德镇“火”得似乎莫名其妙,甚至本地人十一都抢不到回家的高铁票;但细细想来,却又是理所应当:从古时举世瞩目的“世界瓷都”,到如今引领话题的“无语菩萨”,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结合,使得这座瓷都更增添了几分“赛博”的色彩。


昌南文化中心,“江西最大的碗”。 摄影/旅行家@驴说旅行

与其说是景德镇又“火”了,倒不如说是——那个以陶瓷为中国打造世界名片的宝藏城市,上千年来始终站在世界流量的潮头。



“世界瓷都”是怎样炼成的?

就像临近的徽州一样,景德镇的崛起也是一个关乎山与水的故事。日夜流动的昌江为景德镇的城市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就连景德镇的古称“昌南”也正是因为位于昌江之东南方才得名。


景德镇的母亲河昌江两岸。 图/视觉中国

最初,无数木材捆扎而成的木排经由昌江向下游运输,在唐朝时因此也获得了“浮梁”的名字。如果大家对初中语文还没忘得一干二净的话,或许还会记得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一句:前月浮梁买茶去。没错,毗邻安徽黄山的景德镇,自古也是茶叶的绝佳产地。


浮梁茶园“大地之灯”。 摄影/Oneyou

水路通达,而山势则聚敛深沉。在景德镇的高岭山上,盛产着一种颜色洁白细腻的矿物,是制作瓷坯的绝佳原料。人们干脆就以山的名字,将它命名为了“高岭土”。湍急的昌江水推动水车,捶打制瓷所用的瓷土坯。山水之间,是景德镇发展制瓷业的天然助力


景德镇区位示意图。 制图/刘耘硕

最晚从唐朝开始,景德镇就开始烧造青瓷与白瓷。到了宋朝之时,更是以白中闪青、青中泛白的青白瓷而广受赞誉,宋真宗干脆直接为这里赐予了自己的年号“景德”,由此得名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当之无愧的瓷都


景德镇窑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 摄影/柳叶氘

元朝时,随着中亚丝绸之路的打通,一种名为“苏麻离青”的青料被广泛进口到景德镇,由此开启了我国大规模烧制青花瓷的先河。留存至今的元青花文物,随随便便几乎都是能在北京换一套四合院的价值。2011年,一件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更是以8.4亿港币(约合7.67亿人民币)的成交价创造了中国瓷器的拍卖纪录


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的“同款”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摄影/动脉

到了明清两代,景德镇制瓷规模不断发展,在上贡朝廷之余还远销海外,所烧的青花瓷尤其受到阿拉伯地区的欢迎。景德镇瓷器不仅成为了东西方贸易中的硬通货,更是沿着丝绸之路从海陆两个方向向西方拓展,促成了全球化的进程。


景德镇窑青花山形笔架水盂。 摄影/柳叶氘

正因如此,美国历史学家罗伯特·芬雷在《青花瓷故事》一书中提出:世界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不是来自18世纪的工业革命,而是来自16世纪的景德镇瓷器。

在清朝嘉庆年间,景德镇的制瓷业规模达到了鼎盛,从观音阁江南雄镇坊至小港咀人称“陶阳十三里”的核心地段之中,窑炉火焰昼夜不息,像极了如今许多重工业城市的模样。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就在划时代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认为:从明朝开始,景德镇就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座工业城市。


景德镇的陶瓷生产有一种浓厚的“工业风”。 图/视觉中国

如今,我们在故宫中所能见到明清皇室收藏的顶级瓷器,几乎全部都是景德镇的“高订”。据说,瓷器的英文“china”就是源自景德镇的旧称昌南。由这个江西小镇走出的火与土的造物,成为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


御窑博物院的各色陶瓷展品琳琅满目。 摄影/Demon



瓷土快采没了,但是景德镇更火了!

如今的景德镇,昌江水依旧川流不息,但高岭山上却显得格外萧瑟。自从宋代以来,高岭山上矿土的开采历史至今已经延续了近千年。早在民国初年,当地的瓷土资源就已经报警,而到了1965年,景德镇更是已经彻底停止了高岭土开采——堂堂瓷都,竟然沦为了一座“资源枯竭型城市”。


从瓷片缝隙中愿望龙珠阁。 摄影/陈小凡

而且,就连自古以来始终“遥遥领先”的景德镇制瓷行业也受到了工业化与市场浪潮的冲击。景德镇制造逐渐成为了小作坊生产乃至粗制滥造的代名词,甚至连“中国瓷都”的名号也被广东潮州抢去。

在我国,如同景德镇一般“祖上阔过”但又走向沉寂的城市绝不在少数。按照常理,这样一座失去了核心竞争能力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彻底衰败也只会是一个时间的问题,但景德镇的名号却绝不会被世人所遗忘


如今景德镇烧瓷大多采用工业电窑, 但仍有人坚持使用传统的柴窑。

上千年来燃烧不息的窑火,诠释着景德镇古今不变的工业基因。鲜为人知的是,除了“瓷都”的名片之外,景德镇更是我国的“直升机之城”。1969年,伴随着三线建设的大潮,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直升机设计研究专业机构602所落户景德镇,景德镇也由此发展成为我国唯一具备直升机研发与制造能力的直升机产业基地。

在“大搞副业”的同时,景德镇人也没忘了自己烧瓷的老本行。1910年,著名实业家张謇在景德镇开办中国陶业学堂,此后几经辗转,最终于2016年定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成为我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 图/视觉中国

对于全国各地的陶瓷从业者们来说,这所容纳了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的大学堪称是首屈一指的“圣地”,无数从天南海北赶赴景德镇拜师学艺的人们甚至还催生出了一个独特的群体:景漂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景德镇的“景漂”群体已近5万人。作为一座身处群山之中、人口仅有162万的四线小城,景德镇在过去10年间竟然始终实现人口的净流入,与同类型的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陶瓷集市上琳琅满目的陶瓷工艺品。 摄影/陈小凡

虽然在数量上远远比不上北漂、沪漂,但作为一个群体,“景漂”却有更强的共性和目的性:他们来到景德镇就是为了学习陶瓷技艺、为陶瓷梦想创业,进而更好地推广陶瓷产品和文化。这些“景漂”来自全国各地,有来此求学的学生、精进技艺的陶瓷工作从业者,甚至还有超过5000名外国来的“洋景漂”。他们说:“钢铁会锈,木头会腐,但陶瓷forever”,这种千里迢迢赶赴景德镇的心理真的不亚于一次朝圣。


来自五湖四海的“歪果仁”也来到景德镇“朝圣”。 摄影/言野

在对待“景漂”的态度上,景德镇也展现出了最大的诚意和包容。景德镇既慢节奏又有诗意生活,同时也有传统工艺文化的底蕴,甚至还给了厌倦了大城市的年轻人不一样的梦想。很多年轻人最初可能只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和朋友来到景德镇,却在这里变成了有志于复兴包括陶瓷在内的传统工艺的新一代匠人。所以越来越多人选择辞掉工作,来景德镇认真“玩泥巴”。


师傅带徒弟,薪火相承。 摄影/赖鹏



工业瓷都、文化瓷都,更是赛博瓷都!

凭借着陶瓷工艺所带来的核心竞争力,景德镇正不断“虹吸”着八方来客。不过,如果只是想来“特种兵式”吃喝玩乐、打卡“网红城市”,景德镇也许会有些令人失望。其实,景德镇的精髓在于“慢”,如同制陶工匠雕琢作品一般,这座城市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现代化风格的窑炉。 摄影/Demon

来到景德镇陶瓷博物馆,在找无语菩萨“探班”之余,千万别忘了领略从史前直至现代的陶瓷发展历史脉络——这才是国内首家陶瓷专题博物馆、乃至景德镇整座城市的底蕴所在。




景德镇陶瓷博物馆。 上图摄影/Oneyou 下图摄影/甜河

而到了同属热门“打卡地”的御窑博物院中,展品的样子却显得有些不同:它们大多都是由若干碎瓷片拼接而成,有些缺损特别严重的甚至还如同断臂维纳斯一样,干脆只以残损局部的样子直接展出。




御窑博物院的展厅设计,仿照了烧制瓷器的窑炉。 摄影/Demon

难道堂堂“御窑厂”竟然找不出几件完整的展品么?当然不是!明清两代,由景德镇烧造专供皇帝使用的御用瓷器数不胜数,但我们如今在景德镇之外所能见到的藏品们连出窑时的冰山一角都算不上。面对苛刻的皇帝“甲方”,哪怕稍有一丝瑕疵的瓷器都会被当场打碎,成品率往往不过十之一二。几百年日积月累之下,这些碎瓷片在景德镇堆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瓷山”。


堆积如山的历代碎瓷片。 摄影/拾启万物 吴雨钊

如今的考古研究者们通过修复瓷器拼凑出鼎盛时景德镇万邦辐辏的“世界瓷都”模样,而更多难以修复的瓷片,则融入到了景德镇这座城市之中。行走在景德镇的街头不妨低头看看脚下,许多人行道都因地制宜地用这些碎瓷片铺成,行走其上,一步便是千百年的时间跨度。还有陶瓷斑马线、陶瓷路灯、乃至南湖畔蓝白配色的青花瓷塔,360°无死角地展示着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陶瓷元素。当下年轻人最爱的“city walk”,到了景德镇似乎也得换个名字,改叫“china(瓷器) walk”了。




行走在景德镇的街头,处处可见陶瓷元素。 摄影/笑小城、陈小凡

厚重的历史为景德镇带来了丰富的文化积淀,但景德镇人一味地沉湎于过去。恰恰相反,他们从来没有放弃用手中的画笔描绘未来——这比出窑后瓷器的颜色更为绚烂多彩。


镶嵌了数万片瓷片的“瓷宫”。 摄影/蓝屿

90年代,曾经煊赫一时的十大国有瓷厂在时代的浪潮中纷纷关停倒闭,这是景德镇历史上最难以回首的一段黑暗时光。但就是在宇宙瓷厂的破旧厂房之上,如北京798艺术区一般的陶溪川创意园区正在茁壮成长,将昔日的落魄重新绘作了面对未来的美好畅想。




华灯初上的陶溪川创意园。 图/视觉中国

从办公桌上的小巧摆件,到年轻人最爱的文创冰箱贴,陶瓷的表现形式远远不只是我们日常所用的锅碗瓢盆。而且重点是:这些小玩意真的很便宜!因为很多摊主就是“陶大”的学生,摊位上的伴手礼很可能就是他们的课后作业。

像乐天市集、明清园市集、凌晨的“鬼市”、本地人平时晚上最爱逛的陶艺街市集……类似的市集在景德镇还有很多。难怪许多去过景德镇的人都说,来景德镇的旅行更像是一场“扫货之旅”,从来没有人能空着手离开景德镇。


陶瓷集市上琳琅满目的陶瓷工艺品。 左图/视觉中国 右图摄影/陈小

每当夜幕降临,亮起的霓虹灯为这座千年古镇增添了几分“赛博”的色彩。景德镇,从来都是我们记忆中那个不变的古老“瓷都”,这个“china”的故事讲了上千年却愈发精彩。


“旧世蓝调”的“赛博瓷都”。 摄影/旅行家@驴说旅行



文| 痞诺曹

文字编辑 | 飞天逸面

图片编辑 | 王家乐

地图编辑 |刘耘硕

设计 | 九阳

文章首图 | 视觉中国

封图|旅行家@驴说旅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边旅游边养生!《广东康养文旅地... 陈皮、沉香、客家娘酒、盐焗鸡,还有各地特色的中医药博物馆、养生天灸打卡点……边旅游边养生,现在有了全...
四季庄园酒店,贝梦德酒店,牛津... 9月,四季庄园酒店,贝梦德酒店,牛津郡 (Le Manoir aux Quat'Saisons, A...
穿越神秘瑶排,遇见最美梯田!清... 穿越神秘瑶寨,在国家湿地公园内欣赏梯田里的金秋稻浪、鱼游田间,喝一碗甘甜的米酒,来一段国家非遗——瑶...
2025“投资重庆・渝见商机”... 9月11日,由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主办,浙江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浙江省香港商会与重庆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联...
“一省一面”每个地区最富有代表... 一面一世界,面条在咱们餐桌上占有很大比重,中国人对此情有独钟,感情很深,几乎是每天都在吃,下面来说说...
正式开放!黄鹤楼1800年历史...   今年是黄鹤楼重建开放40周年。12日,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开幕之际,黄鹤楼正式开放文化展示馆。...
创纪录!全球最长高山索道在湖南... 华声在线9月12日讯(记者 莫文 张曼雪 李小华 通讯员 杨一苗) 今天,第五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重点...
一展汇四海,一程览中外!202... 金秋九月,粤港澳大湾区再迎文旅盛会!9月12日,2025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旅博会”)...
吉林站开行港珠澳旅游专列 覆盖... 中新网吉林9月12日电 (记者 石洪宇)12日,随着一声汽笛响起,吉林站开往港珠澳的旅游专列缓缓启程...
原创 江... 白墙黛瓦、翘角飞檐,石板小路蜿蜒向前,勾勒出一幅鲜活的徽州画卷。这里不是皖南,却藏着一座“活着的徽州...
挑战自我!国庆户外探险胜地,感... 国庆佳节,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城市的喧嚣与热闹中时,不妨勇敢挑战自我,投身于户外探险,去感受山河的壮丽与...
玩大了!西贝公布罗永浩13道菜... 9月12日下午,西贝发布致顾客的一封信。信中称,经确认,罗永浩在微博中对西贝的指责不实。针对所涉菜品...
原创 馍... 1 9月12日中午,我照常打开外卖软件,想点个肉夹馍当工作餐。第一条弹出来的就是蓝新闻的短视频:杭...
梅杰综合征日常养护:扶引汤搭配... 在梅杰综合征的长期调理中,饮食不仅要贴合扶引汤 “养正固本” 的核心理念,还需顺应季节变化与身体状态...
原创 奶... 从2025年的春天到秋天,外卖大战荡过奶茶市场,掀起了该行业内人造的“国补”消费浪潮,补贴拉动的奶茶...
方媛挺大孕肚现身超市购物,独自... 昔日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小模特,如今的方媛可谓成为了模特界最具关注度,也最具商业价值的“天王嫂”。有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