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唯一一座寺庙,位于江心 700 多年屹立不倒,是怎么做到的?
寺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化标志,代表着人们的信仰和对生活的期待。有这样的一座寺庙,就是位于长江的中心屹立不倒的观音阁!据建成至今大约已经有了 700多年的历史了。
那么这个观音阁的奥秘又在何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去细细的探寻它多年屹立的内在原因吧!
底座设计巧妙
这座寺庙位于鄂州市,能够在几百年的世事变迁中传承下来可想而知当初对于建设的要求有多么的高,在水底盘踞的底座--龙蟠矶是整个建筑的灵魂与核心。根据相关学者的探测和研究发现这座寺庙水下的底座有着非常独特的造型,形状酷似一艘大帆船。
两边翘起的位置能够将汹涌的水流迅速分解开来,避免造成堵塞。可以很好地根据地形的状况来减缓水势,让流水顺势而下,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流水对于这个寺庙底座的冲刷作用,使其能够被很好的保护下来。
地理位置优越
这座观音阁寺庙位于鄂州的江面上,是当地最有名气的一座寺庙,因为它所处的位置非常的独特,所以也常常会有人打趣说这个是长江的第一阁。从外观上观察,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巨变,外观已经饱经风霜,显得有那么一丝的破旧腐朽。
可是从总整体上的气势来讲,这座观音阁对比当今的宏伟建筑也丝毫不逊色。这座寺庙在水中屹立着,远远看去就像是在水面咆哮的巨龙,红砖青瓦的映衬让整体的气势更加的鲜艳明亮。
名称的由来
这座寺庙是在1280年的时候动工修建的,最开始只是一座平平无奇的建筑物,所以时间也在身上留下了很多沧桑的痕迹,在元代的时候有相关人士修建维护,这个古老的寺庙才开始有了属于它自己的名字--观音阁!
文化底蕴深厚
作为该地区唯一的一所水中寺庙,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来到这里驻足观赏,在雨季来临的时候,江面就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这时候我们就无法观察到那帆船似的地基,肉眼可见像是一座巨大的建筑物漂浮在江面上一样,给人们可以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
在汛期最严重的时期,最底层的窗户和门框都会被江水淹没,我们是无法见到那样的现象了,唯一让人们相信这里有一座寺庙的就是高层的窗户和屋檐,远远望去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梦境一般。
多少文人墨客看到此情此景都会忍不住的作出一首世代传诵的文章与诗歌。站在江边的大堤上,就可以目睹它的真容,是那样的巍峨壮观,令人流连忘返。
蕴含神秘色彩
由于水源的长时间浸泡,古树的根基都被侵蚀掉了,又因为挽救的难度极大,所以人们已经几乎放弃了重新栽培这些老树的枝干。
可是树木像是有灵性一般,在某一天突然间起死回生,在老旧的树枝上又重新长出来新的嫩绿的枝丫,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大自然带给我们的震撼!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充满着种种神秘的色彩,观音阁便是其中之一!
令人觉得惊奇的是,寺庙里面还有着一口老古井,也不知是何时在这里被挖掘出来的,这里的水质清澈见底,几千年来都未曾见过污浊的模样,不仅如此,井水的水位竟然还远远高于长江的水位,一直未曾改变过!
这里曾经还流传着一个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有人会讲述到神鳖的两只眼睛,分别会吐出盐和油。可最终被有心之人所惦记,将两个眼睛都破坏了,自此再也没有盐和油被吐出来,所以神鳌眼也就变成了观音阁的三绝之一,神话故事也被人们讲述给世世代代的人听。
见过这所寺庙的人很难不注意到阁楼上"龙蟠哓渡"这四个字,这也是大有来历,相传一位清代的大学者看到此番景象之后提笔所写。为这个寺庙增添了不少的文化底蕴。
对于历史研究者来讲可能会很快的推测出字迹的来源,对于不了解情况的人们还会以为是元代维护时所提笔的字,增添了许多的争论和神奇。
这里有些太多传奇的神秘色彩,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果有机会的话,一定要来到这里目睹观音阁的真容,感受它所能带给你的震撼与想象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