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在狂欢,白酒在旁观
文丨美酒霞客 王静
美编 | 美酒霞客 王静
主审 | 美酒霞客 马海珍
2025年的婚宴市场,正上演一场“冰与火”的变局。
一方面,在政策与民俗双重驱动下,结婚登记人数一路走高。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对数达512.2万对,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三季度表现尤为强劲:结婚对数158.3万对,同比大幅增长23%,创下近年新高。
随之而来的是婚宴预订的普遍升温,多地酒店订单激增20%至70%。然而,在这片热闹背后,宴席桌上白酒的“主角光环”却在被一群强大的“配角”撼动。面对“婚礼在狂欢,白酒在旁观”的景象,我们采访了河南、山东、安徽、河北等地的一线市场人员以及身边刚办完婚宴的朋友,试图找到答案。
”创意婚礼“掀桌子”,白酒正失去场景根基
这代年轻人,正在亲手改写婚礼规则。
当95后、00后成为婚礼的主角,一场关于仪式感的“场景革命”悄然开启。比起传统婚礼的繁文缛节和面子工程,他们更看重个性表达、个人喜好与性价比。就在这场婚礼的去仪式化浪潮中,白酒首当其冲。
海底捞一场仅花费2.3万元的婚礼,在网上迅速走红。现场140位亲友不仅在火锅沸腾的氛围中享受“吃席自由”,更有气球拱门,狮舞表演,变脸,捞面舞互动不断,被网友直呼“天才创意”。
淄博某95后新人将婚礼办在本地热门烧烤城,整场婚宴以“烟火气”为主题,没有传统的圆桌宴席,而是设置了放烟花、燃篝火、玩游戏、尝美食等多个环节。这场别开生面的婚礼不仅赢得亲友点赞,更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围观,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
除了火锅店、烧烤城,麦当劳、连锁奶茶店、山间民宿、城市小酒馆甚至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主题的“青青草原”场景,都成了年轻人举办婚礼的选择。这些婚礼彻底打破了传统模式:不请专业司仪,不请化妆团队,放弃煽情环节,而是用彩票、定制周边、奶茶券等新奇好物取代烟酒糖果。
更具标志性的变化是婚宴上饮品的更替。奶茶、果茶、气泡水、低度果酒成了新宠,他们认为这些既契合健康需求,又充满青春气息。而口感辛辣、仪式感大于饮用感的白酒,自然难以进入他们的婚礼清单。
当婚礼不再是为了“演给外人看”,而是回归“自己真心享受”,白酒苦心经营的宴席霸权,正在这场消费革命中土崩瓦解。这不是暂时的市场波动,而是一场不可逆的世代价值观更迭。
“量价齐跌”:白酒的刚需属性全面弱化
如果说创意婚礼撕开了白酒退场的裂口,那么传统宴席市场的溃退,则宣告了白酒“刚需神话”的终结。即便在最坚守酒桌文化的婚宴上,白酒也陷入了“摆而不饮、量价齐跌”的恶性循环。
河南某婚庆负责人直言:“现在婚宴用酒,单桌从2瓶减到1瓶是常态,很多桌直接不摆白酒了。即便碍于情面摆上桌的白酒,也大多沦为纯粹的面子工具。”
河北烟酒超市老板更是直言:“今年白酒生意都在靠自己的一点人脉在维持。现在不同酒企针对婚宴也有一定政策支持,但很多婚宴上超过一半的白酒原封不动,最后都得退回,我们不得不调整退货政策,否则根本无法经营。”这种渠道信心的动摇,进一步加剧了白酒在婚宴市场的困境。
除了饮用需求下降,婚宴用酒的成本控制也让白酒雪上加霜。过去宴席用酒讲究“看品牌、比档次”,高端白酒是彰显实力的重要载体。如今消费者更信奉“花小钱办大事,把钱花在刀刃上”,宴席用酒的成本被大幅压缩。
安徽一位资深经销商透露:“一线城市婚宴用酒价格带向300元集中,二、三线城市主销价格带则卡在100元左右,而且现在婚宴用酒的核心需求,已经转移到了县乡镇市场。”数据证实了这一趋势。100-300元价格带产品销量同比激增90%,而500元以上高端酒占比从28%降至19%。这场价格下沉的背后,是消费者对“性价比”的极致追求。
对此,刚办完婚礼的朋友也表示:“我们选的百元左右的品牌白酒,长辈起初觉得不够档次,但亲友反馈品质不差,喝得舒服。”
另一位参加婚宴的朋友也说:“现在在宴席上喝酒的人少,很多能喝酒的长辈有“三高”长期服药,年轻人注重健康根本不喝酒,要不就开车不能喝酒,性价比高的酒一点也不觉得铺张浪费。”
当”性价比“成为首要标准,当白酒从“必备品”沦为“装饰品”,这个行业必须直面残酷现实:在新消费价值观中,白酒在宴席市场的不可替代性正在全面弱化。
同时年轻人选择在婚宴上的白酒,往往不再是品牌背后的身份象征,而是价格标签上的实实在在的数字。这已不仅是周期性的市场波动,而是世代更迭下的必然退场。
若不能从根本上重构产品价值、重建情感联结,仅靠降价求生,白酒终将在年轻人的婚宴清单上,从“醒目位置”滑向“可有可无”,直至彻底消失。
夺回“婚宴场景”:白酒该向年轻人“妥协”吗?
自“禁酒令”实施以来,白酒在公务与高端场景中持续承压,婚宴本应是其最稳固的大众消费阵地,如今却也根基动摇。
由此,白酒行业内部形成鲜明对立:“保守派”认为需要坚守传统价值的“高线”。“创新派”则主张向年轻人需求靠拢,回归大众消费市场。
这场争论看似是路线之争,实则是白酒行业在新时代下面临的根本命题:如何在“传统工艺”与“当代需求”之间找到可持续的平衡点?
因此,白酒夺回婚宴场景的关键,不在于抛弃传统工艺,而在于用当代语言重构价值,并在“社群归属、选择自由、探索乐趣”中找到方法:
1、解构权威叙事,建立平等对话。
停止强调“千年传承,酿酒大师”等单向输出话术,转而采用“我们的婚宴故事”等平等对话方式。学习蜜雪冰城“雪王”的运营思路,打造白酒品牌自己的卡通形象,通过魔性、接地气的内容与年轻人互动。对此,可创建“醉喜喜”“爱陶陶”等IP形象,记录备婚过程的有趣故事,让品牌成为年轻人的“婚宴伙伴”。
2、玩转“婚宴梗文化”。
针对“婚宴白酒最后都退了”这一现象,品牌可主动玩梗:“这届年轻人,连白酒都'退货'了得爱情”,主动接梗或者造梗。对此,品牌需要配备专门团队,实时监控婚宴热点话题,24小时内产出相关内容和互动。如捷保时捷与白发老人同框事件中,白酒品牌可快速跟进:“最美的爱情,是陪你从婚车走到白头”。也可以借鉴Kindle“盖泡面”的自嘲精神展开自黑式营销,推出“婚宴救急套装”:白酒+解酒药+定制醒酒汤配方。
3、构建UGC内容共创体系
在抖音发起#我的创意婚宴酒#挑战赛,邀请用户分享白酒调饮、创意喝法;提供婚礼相关的白酒饮用场景素材,鼓励二次创作;设立“最佳创意奖”,获奖者获得蜜月旅行基金等实用奖励;在婚宴现场设置“微醺拍照区”“特调配饮站”,让白酒成为娱乐环节;创造婚宴白酒专属术语,如“交杯酒2.0”“敬酒通关秘籍”等等。
4、重塑婚宴消费场景
比起白酒产品,消费者更需要与产品相配的服务。
白酒品牌需要跳出传统宴席的思维局限,主动拥抱新兴婚宴形式。与特色民宿、主题餐厅、连锁餐饮等新型婚宴场地建立深度合作,共同开发独一无二的婚宴饮品解决方案。比如可通过设计创意调饮配方、提供专业侍酒服务、培训场地服务人员,让白酒能够自然融入火锅婚宴、民宿婚礼、主题派对等多元婚宴场景。
成功的白酒品牌,应该成为年轻人婚宴中的“神队友”:不仅提供优质产品,更提供情感支持、社交谈资和美好体验。当白酒品牌能够放下身段,真正与年轻人“玩”在一起,成为他们婚宴故事中不可或缺的精彩章节时,自然就能在这场市场争夺战中重新赢得主动权。
这也不再是可选项,而是白酒品牌在年轻化浪潮中生存发展的必选项。那些不会玩、不敢玩、玩不起的白酒品牌,终将在新一代婚宴清单中逐渐消失。
上一篇:大班萌娃巧手制作红薯椰蓉球
下一篇:米其林,盯上温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