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敦煌带了八年团的旅行策划师,几乎每周都会遇到游客问这个问题。很多人担心大老远跑来看两个“土堆”会失望,尤其是一家老小出行或者对历史不太感冒的朋友。今天我就用最真实的方式,给大家说清楚玉门关、阳关到底能看到什么,以及如何让这段旅程变得有趣。
先说结论:遗迹确实不多了,但绝不是“就几个土堆”那么简单。
玉门关遗址区现在能看到三处核心遗迹:
小方盘城遗址:这是大家通常说的“玉门关”,保存相对完整的长方形城垣,墙高约10米,站在上面可以远眺戈壁和远处的湿地。
汉长城遗址:距离小方盘城不远,保存了一段约300米的汉代长城,用黄土、芦苇和红柳枝夯筑而成,虽然残破,但能清晰看到两千年前的建筑智慧。
河仓城遗址(大方盘城):距离小方盘城约15公里,是汉代军需仓库遗址,规模比小方盘城大很多,残墙高度仍有7米左右。
阳关遗址区则分为两部分:
阳关博物馆:这里是了解阳关历史的起点,有仿汉式建筑群和出土文物展示。
阳关烽燧:这是真正的古迹,孤立在山坡上,虽然只剩4-5米高的土墩,但站在这里可以俯瞰下面的古董滩——据说还能捡到陶片(但不能带走哦)。
说实话,如果只是“看土堆”,确实可能觉得单调。但关键在于如何体验——我们带团时发现,即使对历史不感兴趣的游客,只要用对方法,也能在这里找到乐趣。
在阳关,一定要参与“出关仪式”。你可以花10元买张仿造的通关文牒,穿着汉服的“关使”会严肃地盘问你:“姓甚名谁?前往何处?所为何事?”最后盖上官印放行。这个互动环节特别受孩子和年轻人喜欢,拍照效果也很好。
阳关烽燧下的古董滩是真正的“寻宝地”。虽然文物不能带走,但蹲下来寻找那些露出地面的陶片、碎砖,想象两千年前人们在这里生活的场景,那种触摸历史的感觉很特别。我们团队每次都会准备放大镜,让客人仔细观察陶片上的纹路。
玉门关的汉长城遗址是绝佳的拍照点。建议傍晚时分去,夕阳把土墙染成金黄,穿着红色或白色衣服站在残墙边,随便一拍都是沧桑感十足的大片。很多客人说,这些照片发朋友圈获得的点赞比在月牙泉还多。
站在玉门关或阳关的制高点,眼前是望不到边的戈壁滩,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你和风声。这种空旷和孤独感,在现代都市中很难体验到。我们经常看到原本对历史无感的年轻人,就这样静静地坐半小时,说“这种感觉很治愈”。
交通方式:玉门关、阳关和敦煌市区呈三角形分布,相距都在60-70公里。强烈建议包车一日游(约500-600元/车),路线可以这样安排:
早上8点从敦煌市区出发,先到阳关(游玩2.5小时)
中午在阳关附近的农家乐吃午餐
下午前往玉门关遗址区(游玩3小时)
返程时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在汉长城遗址看日落
避坑提示:
不要试图公交出行——班次极少且不到景区深处
玉门关景区内景点分散,必须乘坐景区观光车(50元/人)
阳关博物馆的讲解可以蹭听,或者提前下载讲解APP
玉门关遗址:门票40元+观光车50元=90元/人
阳关遗址:门票50元(含博物馆)
建议提前在“敦煌研究院”官方公众号预约,旺季(5-10月)经常需要排队
最佳参观时间: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避开烈日和人流
带孩子的家庭:重点放在阳关的出关仪式和寻宝活动,玉门关可以缩短到1.5小时。记得带足水和零食,景区内补给点少。
情侣或年轻人:强烈推荐在玉门关汉长城看日落,那个时段的光影和氛围特别浪漫。可以准备一些小道具——笛子、纸灯笼等,拍照更有感觉。
摄影爱好者:玉门关的小方盘城适合广角镜头,阳关烽燧适合长焦拍摄。沙尘天气反而是出片的好时机。
玉门关和阳关的价值,不在于还剩下多少建筑,而在于站在那里时,你能感受到的那种跨越时空的连接。当你触摸着汉长城的土墙,脚下踩着古人走过的路,耳边是同样的风声——那一刻,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真切的体验。
我们接待过无数声称“对历史不感兴趣”的游客,但几乎没有人后悔来过这里。关键是要调整期待——你不是来看宏伟宫殿的,而是来感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那份苍凉与壮美。
本文由敦煌逐西国际旅行社原创整理,联系电话 187-09-37-80-22 我们是一群热爱敦煌的本地导游与旅行策划师,愿为每一位来敦煌的游客提供真实、有温度的旅行参考。
上一篇:哈巴罗夫斯克:美食与景点指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