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膳】或汤,或菜,或粥,或糖水,或茶。广东省名中医、知名养生专家杨志敏教授带领团队,携手《南方日报》联袂呈现岭南饮食之文化,中医药膳之精华。
本期当值医生:
啤酒鸭
材料:
鸭子半只(约750克),啤酒1罐(500毫升),干香菇8朵,生姜1大块,大蒜5瓣,八角2个,桂皮1小段,冰糖15克,青红椒各半个。
做法:
(1)准备工作:鸭子斩成适口小块,冷水下锅,加入几片生姜和料酒(分量外),煮沸后撇去血沫,捞出用温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干香菇用温水泡发,泡发水保留。
(2)热锅无需放油,将鸭块(皮朝下)放入锅中,用中小火慢慢煸炒,直至鸭皮出油、表面呈微金黄色。将煸出的鸭油盛出一部分,锅中留底油。
(3)将鸭块推至锅边,用底油爆香切好的姜片、蒜瓣、八角和桂皮。
(4)将鸭块与香料翻炒均匀,加入1汤匙生抽、1汤匙老抽、冰糖,翻炒至鸭块均匀上色。
(5)倒入一整罐啤酒和泡发香菇的水(水量需基本没过鸭块),放入泡好的香菇。
(6)大火烧开后,转为小火,盖上锅盖焖煮约40-50分钟,直至鸭肉变得软烂。
(7)开大火收汁,待汤汁变得浓稠时,加入切块的青红椒,快速翻炒几下,断生即可。
(8)最后根据口味决定是否加盐(酱油已有咸度),翻炒均匀后即可出锅。
医生点评:
初冬已至,气候愈发寒冷干燥。此时节,食养的重点在于“滋阴润燥”与“温中御寒”并举。鸭肉,性平(一说偏凉),味甘咸,是秋冬“润补”的佳品,能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利水消肿。与羊肉的温燥不同,鸭肉的补是“润物细无声”式的,尤其适合在干燥的冬季为身体补充阴津,防止内燥。
这道啤酒鸭的巧妙之处,在于配伍与烹饪手法的转化。首先,啤酒的加入是点睛之笔。啤酒中的麦芽成分,本身就有健脾开胃之效,其丰富的氨基酸和酶更能软化鸭肉的纤维,去腥增香,使成品口感更为软嫩,并带上一股独特的麦芽醇香。其次,姜、蒜、八角、桂皮等辛温香料的运用,完美平衡了鸭肉偏凉的特性,为整道菜注入了温煦之气,使其最终呈现出“滋而不寒,温而不燥”的平和属性。
整道菜肴色泽红亮诱人,酱汁浓郁。鸭肉经过长时间的焖煮,已是软烂入味,轻轻一抿即可脱骨,而鸭皮则吸收了汤汁的精华,Q弹咸香。这道菜将鸭肉的滋润、啤酒的醇香与香料的温暖融为一炉,带来的是复合而饱满的味觉享受。在寒意渐浓的周末,为家人烹制这样一道暖意融融的啤酒鸭,不仅能滋养身心,抵御冬日的寒燥,更能在家常的烟火气中,凝聚起一份温暖与幸福。
点击进入 望舌问诊
辨体质,可到广东省中医院
大德路总院研修楼7楼治未病中心
初审 | 陈凌
审核 | 王军飞
审定 |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