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盒马酸奶“同厂不同标”的品质迷局
创始人
2025-11-23 16:01:51

近日,有网友发现山姆会员店的“香草风味发酵乳”与盒马“小奶皮子酸奶”均由青岛新希望琴牌乳业代工,引发对“同厂产品是否同质”的质疑。代工厂回应称“品牌标准不同”,盒马客服称“品质应大致相同”,山姆表示“将进一步了解”。这一争议揭开了商超自有品牌依赖代工模式的产业现状,也折射出消费者在品牌与生产分离时代对品质判定的新困惑。

01 同一工厂两条产线

事件源于消费者对产品标签的敏锐发现——两款定位、包装各异的酸奶,生产商均指向青岛新希望琴牌乳业。代工厂方对媒体的回应直指核心:“根据品牌方要求制定配方与生产标准”,间接承认了同厂产品可能存在实质差异。

这一回应将品牌方对产品品质的定义权推至台前:同一家工厂的生产线,因应不同品牌的技术标准、原料规格和工艺要求,可能产出成分、口感甚至品质层级不同的产品。这也解释了为何盒马客服敢于宣称“同款产品品质相近”,而山姆则态度审慎——品牌对自有产品的定位和品控要求,本就是其市场竞争策略的一部分。

02 代工模式已成零售业常态

山姆与盒马的现象并非孤例。从胖东来的网红商品到永辉的转型尝试,再到互联网平台的新零售布局,自有品牌已成为商超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的核心抓手。当零售渠道从销售平台延伸至产品定义者,代工生产自然成为轻资产运营的最优解。益海嘉里为山姆代工洗衣液、今麦郎为盒马生产茉莉花茶等案例,印证了食品、日化等领域代工模式的普及。

这种模式下,商超负责市场洞察与品牌管理,工厂专注生产实施与质量基线控制,产业链的专业分工提升了效率,却也埋下了品质一致性的认知隐患。

03 品质迷雾待散

争议背后,是消费者在“同厂不同价”现象前的决策困境。当产品剥离了品牌光环,仅凭“同一产地”是否足以判断其性价比?代工厂所称的“自有质量检测体系”虽能保障产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却难以回应消费者对配方等级、原料来源、工艺精度等更细微品质维度的关切。

这也对零售品牌提出新课题:在依赖代工模式的同时,需建立更透明的供应链信息披露机制,通过明确标识原料产地、工艺特色或品控差异,帮助消费者建立更清晰的价值认知,而非止步于“生产标准不一”的模糊解释。

04 行业博弈升级

更深层次看,此次酸奶事件映射出零售行业竞争焦点的转移。商超之间的角逐已从门店体验、价格策略延伸至对优质供应链资源的争夺与定义能力。品牌方对代工厂的技术标准要求、成本控制能力与独家合作条款,均成为影响终端产品品质与利润空间的关键。

未来零售商的竞争优势,或将取决于其能否绑定具备研发实力的工厂,能否在标准制定上超越行业基线,从而在“同厂生产”的背景下,真正实现产品的“不同质化”。这场关于酸奶的讨论,终将指向整个零售行业对供应链深度整合能力的重新审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揭... 风干香肠那独特的风味,咸香中带着微微的甜,咬一口,满满的幸福感。但要做出美味的风干香肠,调料的添加步...
白酒的秘密情人,为啥偏偏是它? 晚上和朋友小酌,哥们盯着酒瓶背后的标签突然发问:“为啥几乎所有白酒,原料里都少不了高粱?这玩意儿是有...
一碗人间烟火:藏在家常菜里的岁... 清晨的菜市场总带着最鲜活的生命力。沾着露水的青菜翠得发亮,刚从渔网里拎出的鱼虾蹦跳着溅起水花,摊主掀...
无糖生活从一杯无糖啤酒开始! 无糖生活从一杯无糖啤酒开始!试试这款德式小麦无糖啤酒真的绝了!0糖0脂0碳水,低嘌呤,畅饮轻负担,健...
中国入境游客量同比激增超100... 随着免签政策持续放宽、入境消费便利化举措落地,中国游持续火热。在沉浸式体验中国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