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谈论如何调养时,一说到补 血,不少人立马就会想到阿胶和红枣,但今天,木子想说,咱们先不急于下定论,从传统观念来分享一下补气血这件事。
一、为什么有人说“阿胶、红枣不补 血”
先从营养角度来看,补 血,一般指的是给身体补充制造血液所需的基本材料,从而调养部分气血不足。
以红枣为例,它里边的铁含量并不格外突出,而且从果实中获取的铁,身体吸收起来也是比较缓慢的,再加上红枣本身味道甜美,平常吃多了的话,也要留意身体的反应。
阿胶主要是由驴皮熬制而成的,主体是胶质类成分,从成分构成来看,它并不是直接当作造血的原料,所以仅仅依靠它来补充气血,效果或许不太明显。
所以,要是身体已经明显感觉到虚弱,仅仅想要靠吃红枣或者阿胶来很快调整好,可能不太容易,不过这并不是说它们就没有作用了,只是它们发挥作用的途径不一样。
二、如何看待阿胶和红枣
传统观念里,气血是一个整体,气可以温暖身体、推动气血循环,还能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血则是滋养全身各处的物质根基,我们常说“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二者相互配合着一同运转,少了任何一个都不行。
那么养血或者补气血,实际上是个得慢慢去调养的事情,它并不只是要补进去,还需要身体自己可以生成、能够运用。具体来讲,脾胃功能要是得到舒缓,气血就可以持续地不断化生出来,保持体内气血流通顺畅,让血更充足,质地也更润泽。
阿胶性味甘平,归肺、肝、肾经,主要是长于滋阴养血、润泽身体,平常要是因血虚出现面色不好、心悸、睡眠不踏实或者干咳无痰的情况,用它就挺合适的其滋养更倾向于由内而外。
红枣味甘性温,归入脾经与胃经,能补中顺气、养血宁神,它是依托增强脾胃来让气血自然生成,也有滋养之效。
我平常煮粥或者炖汤的时候,也挺爱顺便放进几颗,脾胃暖和了,气血也就慢慢调养好了。
所以传统观念更讲究搭配着用,看体质来,让它们在整体的调养中发挥该有的作用。
三、日常还有哪些食材有助补气血
除了阿胶以及红枣,还有很多日常食物同样对气血具有补益作用。
担忧比较多、睡眠不太安稳的人,挺适合食用桂圆肉,因为桂圆肉有补益心脾、养血宁神的作用。
常常熬夜、眼睛轻易干涩的人,合适食用桑葚,由于桑葚具有滋阴补 血、生津润燥的成效。
黑芝麻能补益肝肾、增益精血,长时间食用对头发以及皮肤具有润泽的作用。
对于女性日常调养来讲,乌鸡拥有着滋阴清热、补肝益肾的功效,是比较合适的选取。
动物血以及肝脏,像鸭血、猪肝之类,这些被视作为血类之物,在传统观念中可以直接补气血,但是要留意不要常常过量食用。
四、调养脾胃,巩固气血基础
脾胃是气血生成以及转化的根基,要是想要气血充足,首先得让脾胃处在平稳的状态。
山药性质平和,能气阴双补,大多数人都能够接受。
饮用小米熬制的粥,对调脾是很有好处的,它容易消化,适合在脾情况不太佳的时候进食。
牛肉有补益脾胃、增加气血的功效,它自身性质比较平和,营养也特别充足。
有的时候我觉得疲惫、没什么胃口,就喜欢煮上一锅小米山药粥,撒上几颗红枣,这样的饮食比生硬地进补更让人觉得安心。
合理搭配,提升吸收
食用植物类补 血的食材的时候,可以搭配些应季的新鲜水果或者蔬菜,这样身体吸收起来就会比较顺。
五、分享两个思路
五红汤前段时间木子分享过,用红枣、红豆、红皮花生、枸杞再加上红糖来煮水,它并非只针对某一个方面进行补益,而是整体地来进行调养,健脾、养血、滋阴都兼顾到了。
当归黄芪炖乌鸡,黄芪补气,当归养血,乌鸡滋阴,合在一起就是气血双补的搭配,适合身体比较虚的时候慢慢调养。
就我个人来看,不管是阿胶、红枣,还是别的传统食材,没有哪一种能说适合每一个人,补气血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需要我们依照自身的反应,灵活地去调整。
与其寻找所谓的好的食物,不如先好好养护脾胃,保持饮食均衡,再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搭配一些传统食材,这样做不仅滋补得稳妥,也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养 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