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抛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挑衅言论后,中国外交部、文旅部、教育部三天内连续发布赴日安全提醒、旅游提示和留学预警。 多家航空公司紧急出台日本航线免费退改政策,场面堪比紧急疏散。
但吊诡的是,预警发布后第二天,上海浦东机场飞往日本的航班值机柜台前,依然排着带行李箱的家庭游客。 东京羽田机场接机大厅里,中国游客用江浙沪方言通电话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种“官方降温、民间升温”的反差,成了2025年11月最耐人寻味的现象。
这些游客不是不知道风险。 外交部提醒明确提到日本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多发、安全环境恶化。
但来自上海的一位游客在机场坦言:“国家只是预警,没有禁止,自己觉得日本很安全。 ”这种将预警理解为“参考信息”而非“禁令”的认知,让不少人按原计划踏上了旅程。
提前数月规划的行程和沉没成本是关键因素。 很多游客早在半年前就订好了机票、温泉酒店,花费数万元,还协调了年假和家庭安排。
有游客直言:“提前大半年就订好了机票和温泉酒店,花了好几万,实在不想因为一句预警就放弃。 ”酒店退改政策比机票更复杂,部分特殊房型或已支付全款的订单面临繁琐的退款流程,甚至无法退款,这让不少游客最终选择继续出行。
日元贬值带来的消费红利是另一大吸引力。 日元汇率处于低位,相当于在日本消费直接打折。 有游客算过,一双国内售价8300元的爱马仕鞋,在日本6000多就能拿下,买几个包就能省下上万元。
2025年前九个月,中国大陆赴日游客已接近750万人次,日本旅游业界估算,中国游客对日本零售业的贡献巨大。
地理便利性和文化亲近感也让日本成为出境游首选。 从中国主要城市飞日本,短则两小时,长也不过四小时,比飞国内很多地方还快,且无时差。
日本大街小巷的汉字让不懂日语的游客也能连蒙带猜,京都清水寺、东京浅草寺等景点的唐风建筑让人感到亲切。 对动漫迷来说,秋叶原的手办店更是必打卡之地。
年轻游客尤其突出。 日本动漫、游戏等流行文化在中国年轻群体中渗透广泛。 2025年11月上映的日本动画电影《鬼灭之刃》在中国上映4天票房就突破4亿元。
这种文化接触让年轻人对日本的认知更偏向“精致”“有趣”,对地缘政治敏感度较低。 他们赴日主要是为了打卡动漫取景地、购买周边产品。
年轻游客中存在着线上舆论与线下行为的割裂。 尽管网络上关于中日关系的讨论热度很高,但现实中不少年轻人觉得“紧张氛围只是网络炒作”,认为“政治和旅游应该分开”。
也有部分年轻人存在“崇日”心理,认为日本在很多方面“比中国好”。 而经历过更多历史事件的年长群体,对日本的认知更复杂,对国家利益和安全风险的敏感度也更高。
中国游客的消费模式也在变化。 购物占消费的比例从32%降到了25%,文化体验、美食、住宿等消费则有所上升。 游客们也更谨慎,避开新宿歌舞伎町、大阪西成区等可能风险较高的地方,缩短夜间活动,提早回酒店,并购买高额旅游保险。
日本商家努力维持友好氛围,保留中文服务,推出茶道体验、稻田骑行等深度项目,避免敏感话题。 京都老店主会特意学中文说“欢迎”。 这种日常互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治紧张对民间交流的冲击。
日本社会对中方预警并非无动于衷。 日本官方长官木原稔对中国的旅游警告表示“抗议”,并称“正因为存在立场差异,日中之间的多层次沟通才尤为重要”。 共同社报道指出,中方措施对日本而言“超出预期”,有政府相关人士担忧若局势僵持,日本可能遭受经济反制。
野村综合研究所的测算显示,若中国游客大幅减少,可能导致日本GDP下降0.36%,经济损失达2.2万亿日元。 这对复苏乏力的日本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
日本国内也出现了反对高市早苗的声音。 立宪民主党政策调查会长本庄知史批评高市“对安全保障相关法律的理解不够充分”。 上百名日本民众在东京首相官邸前集会,抗议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行,要求其辞职。
高市早苗上台后,通过煽动“中国威胁论”助推强军扩武路线,严重损害中日互信。 日本政府考虑上调外国游客签证费用,一些景点推行“双重定价制度”(也被称为“外国人高价”政策),未来可能取消国际游客退税政策。 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赴日旅游的体验感和性价比。
回溯历史,类似矛盾并非首次出现。 2015年,即便中日关系因日本教科书粉饰南京屠杀等问题高度紧张,当年中国赴日游客仍创下新高,清明节假期日本因樱花成为中国游客最热门的海外旅游胜地。
当时每个中国游客对日本零售业的贡献约为8000元。 近十年后,类似的矛盾再次上演,只是背景换成了新的政治危机。
当前中日关系正处于微妙时刻。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指出,需要观察日本政坛内部制衡能否发挥作用,以及日本经济界和民间的表现。 经济合作一直是中日关系的压舱石,如果日本执政当局的对抗性严重破坏两国正常的经贸与民间交流,冲击将会更加深远。
在富士山下拍vlog的中国游客,或许不会想到自己的旅行选择正成为中日关系的一个微妙注脚。 而东京首相官邸前的抗议民众,也与浦东机场值机的中国游客形成了跨越国境的无声对话。
上一篇:天梯临黄河 心随云影闲
下一篇:重庆酉阳:云端盘山路 乡村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