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空气一来
懂吃爱吃的东莞街坊
最了解降温的烟火滋味
没有什么比热气腾腾的羊肉
更适合在这“速冻”的天气
来上一口
🐏🐏🐏
今晚食「咩」啊?
不如食「咩」!
羊肉性温热,是大江南北公认的一道秋冬暖身滋补美食。
据《梦粱录》记载,早在七八百年前的南宋都城临安,各大饭店和面食店的菜肴中,关于羊肉的菜品就有多达40多种。
关于东莞吃羊到底哪家强这种选择题,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秘密基地”。
每年吃羊肉的地点基本上都要靠身边人带着“手动刷新”,因为并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许多羊肉店铺大多只会在北风起时才“闪现”。
一羊多吃
东莞的“羊肉全席”
在东莞吃羊肉,讲究“清润滋补”。
和北方的豪放吃法截然不同,不像铜锅清汤的极简,也别于川渝红汤的浓烈,东莞人吃羊肉更喜欢走“温润路线”。
图源:东莞沙田
东莞的“非遗美味”
石埗羊肉是东莞寮步的非遗美食。这一美食故事始于民国时期的石步村,作为寮步为数不多养殖羊的村落,羊肉焖制本是村民过年时的专属仪式。(注释:石埗系一直沿用旧称呼,石步自古有渡头为码头,埗为寒溪河码头的意思,因电脑未能录入埗字,遂简写为步字,沿用至今。)
传承至今,这其中承载着许多老莞人的饮食情怀。
石埗羊肉原材料选用的是西北山羊,更讲究一点是用两岁多的阉羊,因为“油脂刚刚好,口感也刚刚好”。
柴火灶是灵魂所在,熊熊火焰舔舐着生铁大锅,将倒入的羊肉翻炒,直至水分完全烘干,逼出肉质本身的醇香。
再按照传承的烹调技艺,将生铁大锅倒上适量的调和油,烧沸后加入料头炒,加上十多种配料(南乳、寮步非遗豆酱、桂皮、八角、小茴、香叶、草果、甘草、白酒、蚝油等)搅拌均匀。
最重要的是煮60分钟后加入秘制酱料,这就是石埗羊肉的精髓,中药材独特的融合与烹饪方式,让石埗羊肉热性降低。
懂吃的街坊们一般都会提前预定,用砂锅打包回家加热。这样的天气,来上一口满是汤汁的羊肉,质感温润浓厚,味道醇厚绵长,拌上白米饭,收获来自肉香与碳水的双重快乐。
药材汤里滚一滚
东莞人也爱好涮羊肉,广受欢迎的是「海南羊庄」这一熟悉的名字。
核心食材是海南东山羊,这种羊以天然草本植物为食,肉质鲜嫩且膻味淡。
食材供应涵盖羊身上多个部位,像羊肉片、羊腩、羊肚羊骨髓等,部分店还会创新推出羊肉丸、羊饺子等衍生菜品,选择十分丰富。
点餐可以按羊的不同部位分碟点单,主打想吃啥就吃啥。
「海南羊庄」的汤底十分重要。东莞人偏爱这种清甜滋补的锅底:加入当归、党参、枸杞等药材的骨汤。片好的新鲜羊肉在这汤底里涮煮,既能凸显羊肉鲜味,又带着淡淡的草本香。
图源:YNOT青年、嫣然Tang
在东莞,位于桥头莲湖旁的“羊肉美食街”将近有半个世纪的历史,这里汇聚了近20+家不同风味的羊肉店。
不少食客老饕不远驱车数十公里,也要前来这里品尝羊肉。今年九月,桥头“羊肉街”已经开市,热锅升腾的香气混着市井烟火气,正等着食客们去赴约。
桥头“羊肉街”(图源:悦读桥头)
“一锅熟”连皮吃
在东莞,常见的另一种羊肉火锅来自湛江雷州。
和前面的有所不同,这里的羊肉多选用雷州黑山羊的带皮羊肉,带皮羊肉炖煮后能形成皮糯肉嫩的口感,是其一大特色。
图源:程可瘦/大众点评
这种火锅多是 “熟食上桌”,大块的羊肉用高压锅焖熟后,搭配浓郁醇厚的药膳汤底。
上桌后炉火仅用于保温,炉火不断,汤底翻滚,药材的香气与肉香深度交融。常见锅底还会配有萝卜、玉米等,既能吸附羊肉杂质、中和油腻,还能为汤底增添自然清甜。
大块吃肉、大口喝汤的满足感在这里具象化。
图源:潘潘今天吃什么/小红书
气温骤降
每一波冷空气,都像号角一般
呼唤着大家出发
一锅热汤,一份份新鲜的羊肉
在氤氲的热气中
是属于东莞人“御寒秘方”
今年的第一顿羊肉
大家吃上了吗?
快来评论区分享
你的宝藏吃羊肉店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