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陈永杰
长清区南部,马山镇政府驻地和崮头水库之间,有一条长约4公里的南北向山脉,从南至北、由高到低依次排列有马山、鹰嘴山、二郎山等三座山头。南面的马山为长清区自然与人文兼具的历史文化名山,已有专文介绍。最北端的两个小山头称二郎山,又称金星山,主峰海拔213.7米,面积2.3平方公里。据传古时候二郎神担山路经此处时,鞋子里进了土,就坐下来歇息,顺便把两只鞋里的土磕打一下倒在地上,倒出的土化成了两座山,后人以传说命名为二郎山。
二郎山以北河对岸的村子名为“崮头”,据《长清县地名志》(1996年):“以村处山顶凹平的鹰咀子山北脚下,命名崮头街,今名崮头。”该村因位于崮形山下而得名,这座崮形山,就是鹰嘴山。
鹰嘴山又称鹰咀子山、鹰嘴峰,位于长清区政府驻地以南18.5公里处,南连马山,北接二郎山,海拔372米,面积3.3平方公里,山体属寒武纪石灰岩,因山顶的巨岩峭拔如弯钩,远眺如鹰嘴状,故名。又因该山地处群山之间,一峰独秀,故又名独秀山。清康熙《长清县志》记载:“独秀山,在隔马峰东北。群山蹲伏,此山亭亭独秀,故名。”光绪年间邑人庸敬子在《游马山记》中写道:“攀跻约五里许,至槐树山口。山口之北,一峰孤削若鹰嘴,即县志所载之独秀山。”在马山登山路中段回望鹰嘴山最为形象,有“此处虽无景,回首鹰嘴山”之说。
鹰嘴山隔104省道与兔子耳朵山东西对望,妙趣横生。两山均因山形似鸟兽而得名,关于两山,当地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玉兔偷偷下凡来到人间,看到有很多鲜嫩的禾苗,忍不住吃了起来,对百姓的庄稼造成很大破坏。此事传入天宫后,玉帝派一位神将化成神鹰来到人间,欲将玉兔捉回。神鹰发现玉兔正在五里路之外的地方贪婪地啃食着庄稼,这时玉兔也发现了神鹰,他们对视着,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忽听得马山方向传来“轰轰隆隆”的巨响,原来是马山、泰山、五峰山三位姊妹赌气驾车比高低时引发的声响,震得整个大地都在颤动。这一惊,神鹰定在原处动弹不得,化成了现在的鹰嘴山。玉兔看到神鹰一直在盯着自己,吓得也不敢动弹,化成了这座兔子耳朵山。如今,站在马山山顶,能清楚地看到鹰嘴山和兔子耳朵山。
2025年11月2日中午,从马山方向驾车绕到潘庄村东南,通过一条窄窄的穿湖路,来到鹰嘴山西侧,观察一番,山西侧全是茂密的林子,没有发现可以登顶的地方,就退回到穿湖路东头,准备从鹰嘴山与二郎山中间的山梁上山。
下车后望向水库,发现这里的景致不错,湖水湛蓝,微波荡漾,远山树木,色彩斑斓。崮头水库于1958年春季施工,1966年6月竣工,以北临崮头村、东依金星山(即二郎山)而定名为“崮头金星水库”,后来简称“崮头水库”,沿用至今。经过数次扩建、续建,崮头水库已达国家中型水库标准。由于水库大坝位于马山镇境内,因此有人也称作“马山湖”,但将近99.9%的湖水,却是来自上游有“万泉之乡”之称的双泉镇。
崮头水库系截流南大沙河西支流而建。南大沙河古称宾溪谷、宾谷水,为长清境内第二大水系,有三条支流,其中西支流发源于双泉镇与肥城市交界处的小泰山。上流河畔是中华宾氏发源地,齐桓公时期位列齐国“五贤”之一的大夫宾须无曾驻兵或食邑于此,此河故名“宾谷水”。后因该河流经长清城南,且与长清城北的北大沙河相对,改称“南大沙河”。清泉汇聚而成的崮头水库,衔山接岭,水面平阔,风景优美,成为人们垂钓、休闲的地方。
驾车行驶在潘庄村中时,望见西面偏北一座崮形山,我以为那是天台山,《长清县地名志》记载:“天台山海拔210米,属寒武纪石灰岩。该山山顶平整如石砌台子,俗称天台,遂为山名。”停车问一位大叔,他说是“大寨、二寨”。我再仔细一看,可不是,略微倾斜的两层平台一上一下叠压,顶部平坦。我随即再问:“上面有山寨吗?”“没有,只是看着像是个山寨的样子,就凭空叫开了。”站在水库穿湖路东头,隔湖望去,潘庄村西有三座山头,中间具备崮貌特征的山头就是大叔口中的“大寨二寨”,忘了询问两边山头的名字。
马山、鹰嘴山附近自古即为战略要地。被称为“长城之父”的齐长城起始点就在鹰嘴山以西15公里处,齐长城北线经崮头水库西南岸的杜家庄西山至潘庄后,折向东行,经崮头村至璇庄东山脚后转东南行,直至肥城界,与南线长城汇合。这段齐长城以鹰嘴山为中心,绕成个“几”字形。
清嘉庆《平阴县志》卷二:“周鲁襄公十八年,晋侯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登巫山以望晋师,遂由石门道夜遁。按,巫山即今孝里铺之孝堂山,尚有碑记可考。其东山内有赴济南古路,两山对峙,曰石门。”民国《长清县志》卷十六:“汉卢区土屋庄之东南云头山西有土屋至崮头之要路,名曰大石门。此地东西石崖,削壁千尺,有峡道宽丈余,长约里许。”潘庄西北、土屋东南方向峪口处有云头山与赵化山,两山对列如门,名曰“大石门”,俗称“黑风口”。大石门西还有小石门。石门古道狭窄险要,《左传》所载齐晋平阴之战中夙沙卫“杀马塞道”的地方即为此处,当时齐侯就是通过这条通道在晚上逃跑的。我远远望见的大寨、二寨,或许就是云头山、赵化山、界山顶其中的一座。可惜因驾车匆匆而过,未及细访。
鹰嘴山下、马山湖畔的潘庄、崮头两村,不仅是齐长城经过的战略要地,还是长清红色文化的发源地。潘庄村是1953年参加志愿军赴朝参战,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而牺牲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史元厚烈士的老家,村中建有史元厚烈士纪念堂。因处具有岱崮地貌特征的鹰嘴子山北而得名的崮头村,是有名的红色村,1939年6月12日,在日寇的眼皮子底下,泰西地区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长清县抗日民主政府(长清县人民政府前身),在此成立,张耀南被选为县长。
驱车先后经过崮头、潘庄两村,横跨崮头水库后,从穿湖路东首山脊开始登山,一路松林茂密,路迹不明显,穿出松林,来到最高处,发现距离东南方向的鹰嘴山主峰还很远,中间还隔着一条大沟谷,目测一下,过沟谷登上主峰后返回,估计还需要两小时,现在是一点半,我还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需要在下午三点前赶到高铁济南西站接闺女,这次是没时间登顶了。昨天无人机在郭氏墓石祠南不远的馍馍山附近挂上高压线,炸机了,也不能让无人机飞过去替我看看了,只好远远地望了望,拍了几张远貌照片,原路下山了。鹰嘴山下部东西两侧稍陡,而南北两麓则比较平缓,山顶由多块一二十米高的巨石堆积而成,一峰突起,峭拔巍峨,故得“独秀山”之称;极顶处中间略凹,远远望去,酷似一弯状的苍鹰嘴喙,因而又得“鹰嘴山”之名。
山坡上的松林间,杂植部分黄栌和其他树种,有的通红,有的泛黄,青色中泛着红与黄,很是养眼。转头望向水库,湖水碧波荡漾,村舍星罗棋布,远处群山连绵,山下也同样是色彩斑斓。接近立冬时节的山和水的装扮,还是比较靓丽的。
2025年11月20日整理
上一篇:如何前往慕田峪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