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很多东西都在悄悄涨价。
创始人
2025-11-20 20:42:10

这是爱吃糖的猫cat第557篇原创文章

作者|爱吃糖的猫

我这几天特别想吃零食,就去附近的零食店买买买。

这几年零食综合店越开越多,以前几十块可以买一大袋子,但最近几次我发现零食店其实也在悄悄涨价,就拿薯片来说,以前一袋薯片也不少,三五块钱左右,但我昨天买薯片的时候,发现同样的价格,份量却少了将近一大半。

我看了眼净含量,一袋薯片居然只有50g,却要卖四块钱,还是忍不住买了两袋,拿回家打开薯片袋,发现里面只有几片完整的薯片,太坑了。

还有大家爱吃的称重冒菜,我以前从来没有在意过价格,那天和家人去吃冒菜,发现摆放蔬菜肉类的冰柜上写着,12.8/50克,换算成一斤其实价格不便宜了,况且还是素菜。

怪不得每次夹一点点菜都要好几十,所以我现在购物之前都要先看每克单价,在超市购物的时候也是对比来对比去,这当中唯一没涨的,就是我的收入。

每次去商场吃饭的时候,扫码下单那一栏会自动默认餐具,有的餐厅一份餐具就要四元钱,两个人的餐具就是八元钱,还不得不付。

生活中很多这种悄悄涨价的行为,已经变得很平常了。

最离谱的是水果店的价格,这个季节常见的水果有甘蔗、苹果、橘子等等,有的人说苹果是最无聊的水果,但水果店里的苹果并不便宜,一个苹果动不动就五块八块的,甘蔗紫皮15元,黄皮25元,每次买一点水果都要好几十。

逛超市时随手拿起一提卫生纸,扫码时才发现价格比上次买贵了5块;常喝的奶茶店没发涨价通知,点开外卖软件却见招牌款悄悄涨了2元。

现实里的涨价从不是大张旗鼓的宣告,而是藏在柴米油盐里的悄然变化,不经意间就改变了我们的消费习惯。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0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2%,看似温和的涨幅,落到具体生活场景里却格外真切。

就说茶饮消费,安徽本土品牌卡旺卡的"手剥大橘",2022年刚推出时16元一杯,如今已涨到20元,两年间涨了四分之一;

茶百道的新品固体杨枝甘露,不仅曾搞过"单点不配送"的套路,取消限制后直接涨价3元,客服回应直言是"核心原料价格上涨"。

这些日常解馋的饮品,不知不觉从"随手点"变成了"偶尔喝"。

除了吃喝,日用品的涨价更让人有苦难言。

近期玖龙、太阳纸业等巨头集体上调文化纸价格,每吨涨200元,反映到终端就是笔记本、打印纸悄悄提价,办公室里连打印纸都开始提倡"双面使用";

冬季必备的羽绒服更明显,去年两千多元的鹅绒服,今年标价普遍涨到三四千,即便羽绒原料价格回落,零售端的降价却迟迟跟不上。最无奈的是,这些都是刚需用品,再贵也不得不买。

其实涨价背后,有原材料、物流成本上升的客观原因,也有季节性需求变化的影响,就像10月鲜菜价格因降雨和节日需求环比上涨4.3%。

对普通人来说,不必为这些温和涨价过度焦虑,但它也提醒我们:生活需要一点"未雨绸缪",学会理性消费、合理规划开支,才能在物价温和波动中保持生活质感。

那些悄悄涨价的日常,本质上是生活成本的真实映射。

我们不必苛责涨价本身,却可以在这种变化中学会更成熟地经营生活——在能力范围内享受当下,在细微之处守住底气,这或许就是应对生活变化最踏实的方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把“酒”做成奶茶生意,成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钱俊,原文标题:《4万开店,日均营收6千,把“酒”做成奶茶生意,成了?》...
滋补养生的家常菜谱推荐:完整指...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健康养生已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而饮食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滋补养生不仅仅是...
小雪节气居家养生法:艾灸这3个... 小雪节气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寒潮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骤降,自然界阳气潜藏,阴气渐盛。人体阳气也...
因酒瓶简陋被嫌弃的6款“光瓶酒... 在杯盏交错的热闹劲儿里,在烟火缭绕的人间,总有一缕酒香偷偷钻进鼻子。它不是什么琼浆玉液,也没用金樽盛...
澳大利亚大堡礁:探索世界上最美... 位于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的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是地球上最壮观的海洋奇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