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范宏韬
11月18日,俞敏洪一连发布10条南极旅行视频,从穿越德雷克海峡到搭乘“夏古号”破冰前行,引发广泛关注。而此前他在新东方32周年从南极发出的内部信,也因“老板在南极,员工在加班”的舆论争议持续发酵。这场意外的讨论,悄然掀开了南极旅游的神秘面纱——曾经只属于超级富豪的极地之旅,正走向国内更多旅游消费者视野。
客源首破万南极游不再“小众”
根据国际南极旅游组织协会(IAATO)的统计数据,2024-2025年南极旅游季(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的全球游客人数为118162人次,比上一季减少了4.9%。而中国游客却首破万人大关,达到11705人次,占全球游客总数的10%,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客源国。
市场热度在销售端得到印证。“自从2024年起,南极游供需便呈现井喷态势,全球船商纷纷布局南极航线和登陆点,中国游客前往极地观光的热情也空前高涨。”深圳国旅新景界副总经理韩晨指出,其旅行社推出的2025-2026南极旅游季产品,尽管团费需15.98万元起,但今年末的团次早在8月便已售罄。明年除夕出发的团次也仅存两个舱房,预估能再收四名团员。销售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极地之旅“丰俭由人”
据悉,俞敏洪乘坐的庞洛“夏古号”是高端邮轮的代表。OTA平台显示,“夏古号”13天12晚的邮轮航线一人入住最低价格约为26万元,最高可达43万元一人。其29天28晚的“霍巴特-南极洲-凯尔盖朗群岛-开普敦”邮轮航线,一人入住的价格可高达148万元。
不过,南极游的目标客群正在悄然生变。它已不再是超级富豪的专利,而是吸引了越来越多追求独特人生体验的中国游客,将其列入“人生清单”。
曾于今年2月前往南极旅游的肖女士向记者分享:“旅程整体氛围非常好,我们大部分时间与十多个不同国家的朋友在船上,白天则可以在南极岛的不同位置登陆,在不同登陆点观看冰川、动物,或是跳水、潜水,感受南极的自然环境,是绝无仅有的旅程体验。”
在社交媒体上,南极旅游的热度不小。小红书“南极旅游”相关帖子超8万,“北极旅游”相关笔记更达35万条。网友们积极分享攻略、寻觅同行伙伴,助推极地旅游在年轻圈层中掀起热潮。为追求低价,不少年轻游客另辟蹊径。有博主分享极地旅游省钱攻略、尾单信息,还有人发起拼团邀请。通过这些渠道,一些经济能力有限的年轻旅客可以蹲守极地邮轮尾单或与他人拼团,最低价格可至六七万元。
出境旅行社的“终极考题”
有业内人士分析,南极旅游的费用主要包括签证费、邮轮船票、当地地接服务、机票费用等,其中船票价格是大头。
目前,旅行社购买极地旅游产品邮轮资源的主要方式有包船、舱位预订以及与其他旅行社合作,产品毛利率一般都在10%左右。其中,包船模式需提前一年多进行远期采购,预押百万甚至千万资金,风险巨大,包船满仓率要七成以上才能覆盖成本。而市面上主流的邮轮公司包括国家地理号、法国庞洛、夸克等,它们提供的大多是承载量200到500人的中型邮轮。
与此同时,随着极地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全国众多旅行社纷纷入局,竞争愈发激烈,一家OTA平台上就有数百款相关产品,价格战在所难免。同时,市场上极地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初显,进一步加剧价格内卷,许多新布局的旅行社因缺乏高客单价客户群和销售渠道,在极地半包船、切位产品宣传上步履维艰。
韩晨认为,极地旅游市场对旅行社综合管理能力要求更高,这些客群其实更倾向于运营经验丰富、品牌认知度高的旅行社。最终能脱颖而出的,只有那些能够提供差异化服务,全链条掌控成本,并深刻理解消费者需求的旅行社。
今年初,韩晨带领团友抵达南极。 受访者供图
上一篇:螺髻山温泉撷影
下一篇:2024年山西省旅游业大数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