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创始人
2025-11-18 20:42:54

曾几何时,江小白是年轻人酒局上的标配,瓶身的扎心文案刷遍社交网络,年销售额一度冲到30亿元,成为白酒行业的“现象级网红”。

谁料,短短几年间,它就经历了断崖式下滑:一年营收蒸发10亿元,市场份额从巅峰时的20%跌至0.5%,网友的吐槽从“文案走心”变成了“狗都不喝”。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2年,江小白在传统白酒市场中杀出一条新路。

当时的白酒行业,几乎被茅台、五粮液等老牌企业垄断,目标客户锁定中老年群体,品牌形象老气横秋。

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精准抓住了市场空白——年轻人的白酒需求无人满足。

为了打动年轻人,江小白玩起了“情绪营销”。

瓶身上印着“青春不朽,喝点小酒”、“独饮是和自己对话,约酒是和兄弟交心”等戳心文案,配上简约的卡通形象,瞬间打破了白酒“土气”、“商务”的固有标签。

这些文案精准击中了年轻人的情感共鸣,不管是朋友聚会、情侣约会,还是独自emo,江小白都成了“情绪载体”,大家争相购买、拍照发圈,让它迅速实现了病毒式传播。

与此同时,江小白踩中了电商崛起的风口,早早布局线上渠道,在各大电商平台加大推广力度。小瓶装、低度数的设计,也契合了年轻人“小酌怡情”的消费习惯。

就连不常喝白酒的女生,也被它“小曲清香”的口感吸引。短短几年,江小白年增速超过100%,2019年销售额逼近30亿元,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白酒一哥”。

江小白的爆红,全靠文案和营销撑起,但最核心的产品品质,却被它抛在了脑后。

随着新鲜感褪去,消费者开始聚焦白酒的本质——口感。越来越多的人吐槽:“文案比酒好喝”“入口辛辣,回味寡淡”,甚至有网友直言“喝一次就够了”。

2024年,东方甄选主播在直播中质疑江小白并非固态发酵酒,引发了全网对其酒质的热议。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无非是拿出证据据理力争,或者意识到问题及时改正,但江小白公司是怎么做的呢?一言不合就起诉对方,还顺势推出了“掺冰红茶、加雪碧”等饮用指南,完全不理会“难喝”之类的话题。

这种态度彻底激怒了消费者,“狗都不喝”的吐槽刷屏网络。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消费者对江小白各种批评审视之际,业内人士也出来凑热闹了,说江小白的基酒储存时间还不到半年,并且采用的都是食用酒精勾兑,根本无法和茅台、五粮液等传统白酒相提并论。

品质上的短板,让江小白的30元售价显得名不副实。

一开始,创始人陶石泉就说过,他认为年轻人喝酒是情绪,不是酒,但是这种完全忽视产品本质的说法,骗自己还行,时间久了,根本立不住脚。

当情绪消费的新鲜感消失,没有品质支撑的江小白,自然被消费者抛弃。

口碑下滑的同时,江小白还面临着市场的双重夹击,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一方面,它的价格持续上涨,让原本的性价比优势荡然无存。

2014年,一小瓶江小白的价格只有10-12元,然而到了2019年居然就涨到了18-20元,加上之前所说的不到半年的基酒储存时间,让消费者对其心凉了一大半。

涨价的背后,是高达40%的营销费用占比,2023年江小白光打广告就花了5亿元,为了维持营销投入,只能不断抬高售价,形成了“涨价-流失客户-更依赖营销”的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传统酒企巨头们看到了年轻人市场的潜力,纷纷下场围剿。

泸州老窖推出“泸小二”,五粮液打造“一见倾心”,还请邓紫棋、徐志胜等年轻偶像代言,甚至模仿江小白的裂变营销、跨界玩法。

这些传统企业手握成熟的酿造技术、强大的品牌背书和完善的销售渠道,既能保证酒质,又能控制成本,价格上更具优势。

面对这样的对手,只靠文案和营销的江小白毫无招架之力,市场份额被快速蚕食。

为了挽回颓势,江小白尝试过转型。

2021年,它推出果味白酒系列“果立方”,上市半年就斩获1亿元销售额,算是短暂的回血。

但这并没有解决核心问题,果立方的成功依然依赖营销和新鲜感,且面临着众多果酒品牌的竞争,难以形成长期优势。

2024年底,江小白宣布改名为“瓶子星球”,试图转型“低度新酒饮”赛道。

然而,这条赛道早已是巨头林立,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企业都在加码低度酒市场,它们凭借品牌优势和技术积累,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江小白的“瓶子星球”既没有独特的技术亮点,也没有超越竞品的口感,改名带来的热度很快就消退了。

更尴尬的是,转型后的江小白,还在靠新业务填补传统白酒业务的窟窿。如今的它,既没能守住年轻人白酒市场的阵地,也没能在低度酒赛道站稳脚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江小白的坠落,不是时运不济,而是自身选择的结果。它用文案和营销赚足了流量,却忘了产品才是品牌的根基。

对于白酒这类需要时间沉淀的产品来说,没有品质支撑的营销,终究是昙花一现。当情绪消费的浪潮退去,当巨头们下场竞争,只靠噱头的江小白,自然被拍在了沙滩上。

现在的江小白,还在转型的路上挣扎,但想要重回巅峰,恐怕难上加难。毕竟,消费者可以为情绪买单一次,却不会为劣质产品一直买单。

这场从30亿到蒸发10亿的教训,也给所有网红品牌提了个醒:营销能让你火一时,产品才能让你活一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安化芙蓉山到国际商务场,湖南... 11月18日,安化黑茶产业传来重磅喜讯!深耕茶饮近两百年的湖南吉福茶号茶业有限公司,凭借无可挑剔的产...
牛肉娃娃菜:鲜嫩清甜超下饭,1... 谁说下饭菜一定要重油重辣?这道牛肉娃娃菜,绝对能让你吃得心满意足又毫无负担!滑嫩多汁的牛肉片裹着微咸...
吴佳明:乡间直播忙,土特产飞出... “家人们!刚从土里刨出来的天麻,带着泥土香,炖鸡炖排骨香透骨子里。”在毕节市七星关区生机镇麻地沟的天...
原创 昌... 美食,是人最深的乡愁。一个人长大后,总有些滋味,只能停留在回忆里。无论去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珍馐佳肴...
(乡村行·看振兴)浙江嘉善:一... 中新网嘉兴11月18日电(黄彦君 孙杨洋 陈婧)浙江嘉善陶庄镇汾湖之畔,碧波荡漾,澄澈的湖水映着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