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糕刺客”越贵越卖爆,一个冰淇淋球38元,天价雪糕谁在买?
创始人
2025-11-18 19:23:23

昨晚陪闺蜜逛商场,经过一家叫“野人先生”的冰淇淋店,15平米的小空间挤满了举着手机拍照的年轻女孩。38元一个球,队伍却排到了门口。我一边扫码付款一边肉疼,可刚把照片发朋友圈,十分钟内点赞破30,留言清一色问“地址在哪儿”。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这哪是在买冰淇淋,分明是在买“我值得拥有”的情绪凭证。

创始人把乳脂含量压到4%,水果含量提到60%,热量直接减半,连健身爱好者都能心安理得吃完一整个。老板原是金融圈人士,精准踩中价格空白区——哈根达斯单价超40元显得高冷,DQ二十元又太大众,28-38元区间恰好成了情绪消费的黄金赛道。果然25-35岁女性成为主力客群,占比68%,精准得如同算法预设。

更妙的是“晚间暗降”策略:白天维持轻奢调性,夜晚悄咪咪买一送一。下班白领顺手带走两份,既薅了羊毛又不损体面。外卖订单却成了痛点,融化投诉率达3.2%——要保持零下18℃冷链,配送成本直接翻倍。据说老板看着扩店计划直发愁:规模越大,冷链漏洞越像无底洞。

回本模型却经过精密测算:50万加盟费,核心商圈15平米小店月销18万,92%门店存活率远超餐饮行业均值。国产原料占比85%,五常大米、阿克苏苹果悉数入料,毛利稳居65%。自控供应链形成护城河,加盟商统一采购体系里,总部始终掌握定价权。

社交平台上,“冰淇淋自由”正成为新中产生活方式的代名词。十万篇探店笔记里,举着冰淇淋凹造型的照片远比味觉点评更密集。38元买不来奢侈品,但能买到朋友圈半小时的社交货币。当钟薛高因保质期问题翻车,哈根达斯客群流失15%,现制冰淇淋反而靠“看得见的新鲜”逆势崛起。

路过的大爷嘀咕“我们那会儿三分钱一根冰棍”,他大概不知道这个品牌的新加坡门店曾创下日销两万新币纪录。据行业预测,2026年中国高端冰品市场将突破200亿,眼下每个品牌都在狂奔圈地。只是当门店从245家扩张到两千家时,那颗标榜4%乳脂的冰淇淋球,是否还能保持初心的纯粹?或许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海天料酒最建议买哪一种?选对料... 在厨房这个烟火气十足的小天地里,很多人对料酒的认知,就像雾里看花,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大家普遍觉得,料...
原创 一... 曾几何时,江小白是年轻人酒局上的标配,瓶身的扎心文案刷遍社交网络,年销售额一度冲到30亿元,成为白酒...
【司图科普】别再说没时间运动了... 平时工作太忙,没时间去健身房?生活中不少人都没有大把的时间拿来运动,其实这种“零食”很适合你! 最近...
“茶话会”上算富账 阳光铺满草原,金黄一片,牛羊已经去了更远的冬季牧场,村庄外一片丰收后的宁静。 在日土县热帮乡扎普村,...
从火爆全国到大量门店倒闭,为啥... 曾几何时,那句“十五元管饱”的承诺,是无数打工人心中最温暖的慰藉。蓝黄相间的招牌遍布大街小巷,成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