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道烂菘菜滚豆腐,其实关键就在两样东西上,一个是发酵到位的烂菘菜,另一个就是嫩得吹弹可破的豆腐,这两样东西弄对了,这道菜基本上就成功了一半。
咱们先处理食材,烂菘菜这玩意儿,核心是它的咸香和发酵带来的那股子独特的酸味。买回来之后,用清水稍微冲一下就行,千万别泡,时间长了味就跑了,十秒钟足够。冲完之后,关键的一步来了,用你最大的力气把水分挤干,挤到什么程度呢?感觉菜都快成一团干草了,那就对了。挤不干,后面一下锅全是水,味道全泄了。然后,把它剁碎,大概半厘米见方的小颗粒,别太细也别太粗,这个尺寸口感正好。要是你那地方实在买不到,用雪里蕻腌菜也行,不过得加点秘密武器,搞点臭豆腐乳的汁进去搅和搅和,大概150克雪菜配个50毫升腐乳汁,能模仿出七八分像。
然后是豆腐,必须得是内酯豆腐,那种盒装的嫩豆腐,老豆腐不行,口感太柴,一煮就老,这道菜就毁了。把豆腐完整地倒出来,切成三厘米左右的方块。烧一锅水,水温到差不多八十度,就是锅底开始冒小泡但还没滚开的时候,把豆腐块放进去焯三十秒。这步主要是为了去掉豆腥味,也能让豆腐表面稍微紧实一点,后面煮的时候不容易碎。捞出来沥干水分放一边备着。如果你用的是燃气灶,火候控制得好,对自己手法有信心,这步其实也能省,直接生豆腐下锅,用小火慢慢滚,也能做到不碎,但新手还是老老实实焯水吧。
准备工作差不多了,开火。锅得烧热,烧到滴一滴水进去,水珠能“呲啦”一下在锅里滚来滚去,这才算到位。然后下猪油,必须是猪油,三十克。植物油虽然也能做,但猪油那种动物脂肪的香气,跟烂菘菜是绝配,少了它就少了灵魂。等猪油完全化开,就把切好的姜末和拍碎的蒜瓣扔进去,中大火爆香,大概十五秒,闻到香味,看到蒜的边上有点金黄起小泡了,就行了。
接着,主角烂菘菜碎下锅。这时候火要开到最大,不停地翻炒,大概两分钟。这个过程非常关键,目的是把烂菘菜里的水分进一步炒干,把酸味转化成复合的咸香味。你要看到菜叶子明显缩水,边缘有点微微焦黄,那股子冲鼻子的酸味变得柔和醇厚了,就对了。要是这步没做到位,后面汤色不清亮,味道也单薄。
闻到香味浓郁了,沿着锅边淋进去一圈料酒,大概十五毫升。高温会让酒精瞬间蒸发,带走烂菘菜可能有的最后一丝异味,同时激发出一种酯化的香气,这是饭店里的小技巧。快速翻炒十秒钟,然后立马加水或者高汤,200毫升。继续大火,等水完全烧开,锅里咕嘟咕嘟冒着鱼眼泡。
现在,把沥干水的豆腐块轻轻滑进锅里。别用锅铲去铲,用锅铲的背面,轻轻地把豆腐推开,让它们都泡在汤里。千万要温柔,这豆腐金贵得很,碎了就不好看了。保持大火滚煮,煮个三分钟。你会看到豆腐慢慢从锅底浮起来,汤也因为豆腐里的蛋白质和猪油的乳化作用,变得像牛奶一样乳白。这就是“滚豆腐”里“滚”字的精髓。
汤色变白之后,撒三克白糖。别以为是做甜菜,这点糖是用来提鲜和平衡烂菘菜的咸酸味的,让整个味道更柔和、更有层次。搅匀了,就把切好的青椒圈和泡红椒粒扔进去。青椒主要是为了配色和增加一点清新的辣味,没有本地那种白皮椒的话,用杭椒也行。泡红椒是增加一点发酵的辣香,用之前最好也稍微冲一下,去掉表面多余的盐分。这两样东西进去之后,再滚个三十秒就够了,要保持青椒的爽脆口感,煮久了就不好吃了。
最后一步,收汁。火关小一点,转成中火,再煮一分钟左右,让汤汁变得浓稠一点,大概收掉三分之一的量,能薄薄地挂在勺子上就行。关火,淋上两克麻油,用勺子再轻轻搅一圈,这香味“腾”地一下就出来了。
出锅最好是倒进一个提前预热过的砂锅里,砂锅保温性好,能让这道菜从头吃到尾都是热乎乎的。讲究点的摆盘,烂菘菜在底下,完整的豆腐块浮在乳白的汤上,上面再撒点青红椒圈点缀,看着就有食欲。吃起来,豆腐要嫩滑到不用嚼,烂菘菜是软韧的,咸鲜里带着一丝回甘,汤汁拌饭,那是一绝。
做这道菜,最常见的失败就是咸了。烂菘菜本身盐分足,所以全程不用再放盐。万一真咸了,补救的办法就是再加点豆腐或者清水进去稀释一下。还有就是粘锅,那多半是锅没烧透或者油温不够。总之,这道菜看着简单,其实挺考验基本功,多做两次,找到感觉就好了。
上一篇:三道家常菜,蔬菜也可以很好的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