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这个牛撒撇啊,就得先做好折腾一番的心理准备,它不是那种随手炒个青菜那么简单,讲究不少,但搞定了,那味道绝对让你觉得值。这道菜的魂,就在那一碗特殊的“苦水”上,其他的都是陪衬。
咱们先说说要准备些什么,牛里脊是主角,挑块好的,三百克,把筋膜都去了,切成小块以后扔冰箱里稍微冻个十五分钟。这一步很多人不理解,其实就是让肉稍微硬一点,后面处理起来方便,打出来的肉泥才够细腻。再来一百克牛肚梁,就是蜂巢胃,焯一下水,大概两分钟,捞出来把上面那些乱七八糟的杂质刮干净,然后切成半厘米宽的条。蔬菜也关键,新鲜韭菜八十克,刺芫荽五十克,还有香柳二十克,这些都是提味儿的,洗干净了切碎,能多碎就多碎,完了找块纱布包起来,使劲把水给挤干,不然最后成品水汪汪的,就失败了。
调味的东西也得提前备好,小米辣,十来个就差不多,切碎,籽留着,那才够味。生花生米三十克,别用油炸,干锅小火慢慢焙香,看到表皮有点裂开,闻到香味了就赶紧拿出来,摊凉了碾成粗粉,别太细了,得有点颗粒感才好吃。姜末蒜末那些,切好放一边。
接下来就是最核心的一步,制苦水。最正宗的法子,得用牛苦肠和里面的东西。剪开苦肠,把内容物挤出来,加大概两百毫升的温水搅和匀了,水温别高,四十度就行。然后用个细密的滤网,八十目以上的,把渣子滤掉,得到的就是最地道的苦水。这玩意儿讲究个新鲜,一般都是现杀的牛马上就做,在城里基本没这条件。
没关系,咱有家庭版的替代方案。去搞六十克新鲜的五加嫩叶,开水里烫一分钟,捞出来加一百五十毫升温水,用料理机打成浆,再过滤取汁。这东西做出来的味道,虽然跟正宗的有点差别,但也八九不离十了,能解了你的馋。
料都备齐了,开始正式做。锅里烧水,别烧到滚开,看到水底冒小泡,差不多九十多度的样子,把之前冻好的牛里脊块扔进去,用筷子快速划散。看到肉色全都变白了,一点血色都没有,大概两分钟,立马捞出来,沥干水。煮久了肉就柴了,神仙也救不回来。
煮好的牛肉块,有石臼的就放进去舂,一直舂到它变成非常细腻的肉泥。没石臼就用料理机,记住是点动,打一下停一下,重复个三四次,千万别按着不放,打成一滩没口感的肉酱就完了。之前切好的牛肚梁条,也扔沸水里煮个十五分钟,煮到软韧有嚼劲,捞出来备用。
现在把所有东西汇合,找个大碗,把牛肉泥、牛肚梁条、挤干水分的各种蔬菜碎都放进去。把你做好的那个苦水,不管是牛苦肠版的还是五加叶版的,上火稍微加热一下,到八十五度左右就关火,算是消个毒,然后放凉到不烫手的温度。
把温热的苦水慢慢倒进大碗里,边倒边快速搅拌,让肉泥和蔬菜把这个味儿都吸进去。接着,小米辣、姜末、蒜末、盐,都放进去。盐是关键,它能把苦和香都激发出来,别不舍得放。最后撒上焙香的花生碎,顺着一个方向再搅拌两分钟,让所有东西都均匀地搅和在一起,有点黏性出来就对了。
别急着吃,盖上保鲜膜,让它在室温下静置个十分钟,这叫“入味”,让各种味道互相融合一下。做好的牛撒撇,颜色是那种自然的灰绿色,闻起来是植物的清香混着一股独特的微苦,吃起来肉泥滑,牛肚韧,蔬菜爽口,微微的苦后面还带着一股回甘,这就算成了。要是你做出来颜色发暗,或者一股腥味,那肯定是哪个环节出错了,多半是肉不新鲜或者苦水没处理好。要是太苦了,加点蜂蜜或者熟花生碎能中和一下;要是太淡了,那就补盐和小米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