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媒体慌了:中国发布避免前往日本的提醒,旅游业可能受影响
创始人
2025-11-16 12:48:57

作为中国游客传统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日本旅游业原本在“1至9月访日人数突破3000万”的乐观预期下,正在迎来稳步增长。然而,2025年11月14日,中国外交部与驻日本使领馆同步发布的一则安全提醒,打破了日本旅游业的增长势头。

这次提醒的措辞直接且严厉,明确提出“请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这种强硬的表述在近年来的外交安全提示中实属罕见。那么,曾是中国游客热门目的地的日本,为何会突然被贴上“高风险”的标签呢?

2025年11月14日晚,中国外交部官方网站以及驻日使领馆平台同步更新了这一安全提醒,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以往的“谨慎出行”和“注意安全”等温和表述不同,此次提醒的“避免前往”措辞,直接传达了赴日旅游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

提醒中指出,日本社会的治安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针对中国公民的违法犯罪案件频发。近年来发生了多起针对中国公民的袭击事件,其中一些案件至今没有得到有效侦破。由此,驻日中国公民的安全环境在持续恶化。

这一提醒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当前安全形势的持续恶化所作出的必要预警。事实上,早在11月初,中国驻日使馆就曾发布过关于野生动物袭击的安全提醒。据统计,2025年4月至9月间,日本各地报告的熊出没事件已经超过了2万起,创下了近五年来的新高。事故导致了超过十人死亡,受伤人数也超过了百人,其中七成以上的袭击事件发生在市区或居民区附近。此外,东京都和千叶县等地的城镇区域甚至出现了野猪出没的情况。野生动物的侵扰与人为犯罪的双重威胁,使得在日中国公民的安全形势愈加严峻。

除了社会治安层面的风险,提醒中还间接提到日本领导人近期的某些言论,认为这些言论加剧了中日人员交流的紧张气氛,并给在日中国公民的安全带来了重大隐患。作为中国外交部门,保障海外公民的生命安全是其核心职责。此次强硬的安全提醒,不仅是对同胞安全的负责,也反映了当前中日人员交流环境的真实情况,传递了一个清晰的风险预警信号。

这份措辞严厉的提醒,是基于近年来赴日旅游所面临的多重安全风险。日本近年来针对外国人的犯罪案件持续上升,而由于中国游客的数量庞大,消费能力强,他们成为了犯罪分子的重点目标。从街头的恶性抢劫到针对性的暴力袭击,各类安全事件频发。而且,部分案件侦破进展缓慢,罪犯依然逍遥法外,这种治安的真空状态,让在日中国公民的日常出行充满了不确定性。

此外,中日关系的微妙变化进一步加剧了赴日旅游的隐性风险。两国官方之间的分歧可能引发民间的对立情绪,某些极端分子可能会借此情绪,将不满转嫁到中国游客身上。这种隐性的敌意可能表现为言语歧视、服务排斥,甚至升级为肢体冲突,使得原本愉快的旅行变得充满了危机。

历史经验表明,政治摩擦往往会波及民间交流。此前的类似外交冲突曾导致中国公民在日本遭遇签证无故拒签、日常歧视等不公待遇,而如今这种风险有进一步升级的趋势。与此同时,日本在应对自然风险方面的能力也暴露出明显不足。2025年内频繁爆发的野生动物袭击事件暴露了日本在城市生态管理和应急响应方面的短板。大量熊、野猪等野生动物闯入城市生活区,相关部门的预警和应急处置措施未能及时跟进,导致多起伤亡事件的发生。

对于不熟悉当地环境的中国游客来说,面对这些突发的自然灾害或动物袭击时,他们的应对能力相对较弱,遇到危险的概率明显增大。这些隐性的自然和人为风险交织在一起,使得赴日旅游从曾经的“轻松愉快”变成了如今的“步步谨慎”。

随着安全风险的不断升高,日本旅游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也使得这种游客流动的变化显得尤为震撼。中国游客长期以来是日本旅游业的核心支柱,他们不仅在游客数量上占据主导地位,在消费能力上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2019年的数据,中国游客在外国游客中的比例已达到50%,成为了最大客源国。

即使在2025年上半年,中国访日游客数量依然达到了471.83万人次,同比增长53.5%,位列日本游客来源国的第二位。而仅4月至6月,中国游客的消费额便高达516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47亿元,继续稳居全球游客消费榜首。中国游客的消费力已深深渗透到日本旅游业的各个领域,他们的需求直接影响着这些业态的生存和发展。

数据显示,中国游客每年为日本旅游业贡献的消费总额已超过万亿日元,这笔收入对日本旅游相关产业的复苏至关重要。为了吸引中国游客,日本曾不遗余力地进行市场开拓,优化了交通配套,东航等航空公司也大幅增加了日本航线,显著提升了客运量。在服务方面,全日空与中国旅游平台合作推出机票套餐并提供免费境内转机服务,而高岛屋等大型商场则为中国游客提供实时翻译和5%的消费优惠。

签证政策方面,日本也做出了多项便利措施,如扩大免税范围、延长中国游客签证有效期等,这些政策的出台本质上是对中国市场重要性的认可。然而,如今中国游客的“潜在断流”可能会让日本旅游业刚刚复苏的势头面临严峻挑战。

外交部的赴日安全提醒不仅是对中国公民安全的守护,也客观反映了当前中日关系的现状。安全是跨国交流的基础,而尊重则是两国关系的前提。日本旅游业是否能够持续依赖中国市场,关键在于日本是否能够正视当前的安全问题,并解决两国关系中的核心分歧。

中日关系的未来,既需要官方理性沟通,也离不开民间交流的情感维护。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双方在尊重对方文化和内政的基础上,继续推动民间交流,保持良好的沟通氛围。只有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尊重成为共识,才能让两国的旅游交流重回正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锅... 01、入局白酒,锅圈续“老乡情” 11月9日,一场“新宋河起航”的发布会在郑州举行。会上,锅圈创始...
原创 炸... 。别急,今天我就把传统油条摊的不传之秘告诉你,保证让你炸出的油条外酥里嫩,放凉了也不发硬! 一、酵...
大厨教你宫保鸡丁做法,饭店里的... 提起宫保鸡丁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之前要在饭店吃到的头牌菜,现在我们自己就可以做。宫保鸡丁是用鸡肉为主...
第十五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盛大...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市场星报) 黄山云海为幕,新安江畔歌起。11月15日晚,第十五届安...
北京北海公园白塔的倒影,是老北... 沿着北海的堤岸漫步,水面像一块巨大的、未经打磨的墨玉,沉静地铺展在天地之间。远远地,那座洁白的塔,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