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四五”奋进新民勤】文旅融合添活力 “沙海绿洲”民勤的蝶变密码
“民勤的沙漠里竟然有雕塑,太让人惊喜了!”站在苏武沙漠景区的星光阁前,西安游客刘悦妍惊叹道。青海游客惠罗为红崖山水库的“沙海碧波”点赞:“民勤人治沙建库的毅力太震撼”。重庆游客彭茂则沉醉于瑞安堡的边塞风情:“古堡巧夺天工,民风淳朴暖心,这趟旅程太值了!”——这座被腾格里与巴丹吉林沙漠合围的绿洲,正以“沙漠奇景、空中揽胜、古堡探秘、依阑乡愁”交织的多元胜景,蜕变为游客心中的“诗与远方”。
“十四五”期间,民勤县锚定“打造河西沙漠生态旅游新兴区”目标定位,以文旅深度融合为引擎,探索出独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2025年前三季度,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花费同比均增长102%,实现“游客来得多、消费花得值”的双重突破。让沙漠小城跃升为西北沙漠旅游新标杆,成为生态脆弱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本。
项目引领:筑就全域旅游新骨架
民勤的文旅爆发,始于精准的项目布局与能级跨越。苏武沙漠景区、沙井文化民俗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瑞安堡获评3A级景区,全国独一无二的沙漠雕塑创作基地、全国首个沙漠天文科普特色小镇摘星小镇惊艳亮相。通航乐园、通航小镇与苏武机场等项目建成投运,建成“瀚海魔方”陆空交互立方体验带,旋翼机、三角翼、热气球等项目成为游客打卡热点,开辟了“沙水双面秀、立体游瀚海”的低空旅游新业态。通过联动通航系列项目,实现各景区和县城文化中心之间低空串飞,形成“沙、水、城”低空旅游金三角格局。
苏武沙漠景区
6个景点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4个村获评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漠上花开、时光廊道等特色项目串珠成链,让旅游体验从单一景区延伸至全域场景,实现了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质变。
融合赋能:激活文旅发展新内核
文化旅游深度融合,让民勤的风景有了灵魂。民勤将沙井文化、苏武文化、民俗文化融入旅游全链条,让游客在观光中触摸历史温度。
非遗传承焕发新生,民勤曲子戏入选国家级非遗,《二瓜子吆车》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计划,“民勤非遗”抖音快手账号连续两年播放量居全国前十,累计超2600万次。《大漠深处有人家》《苏武牧羊》等实景剧在景区常态化展演,沙井文化民俗旅游景区成为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点,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民勤风情。
沙井文化民俗旅游景区
“旅游+”跨界融合催生多元消费场景:摘星小镇打造全国首个沙漠天文科普研学基地,4条研学线路吸引3万余名师生参与;打造了东安集美食消费新地标,评选出10道特色名菜和名优小吃,民勤羊肉、蜜瓜等“国字号”农特产品成为游客必带伴手礼;60余种文创产品应运而生,苏武小镇油泼辣子更是斩获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铜奖,让文化可带可藏。
服务筑基:夯实口碑传播新支撑
硬件软件双提升,是民勤文旅口碑爆棚的关键。“十四五”期间,全县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完善配套服务,让游客玩得安心、住得舒心。
开通县城至中川机场、武威高铁站定制客运,培育9家汽车租赁公司,“落地自驾”让出行更便捷。23家宾馆酒店完成改造升级,43家餐饮企业优化店容店貌,691家餐饮单位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精心研发羊肉系列菜品,满足游客味蕾需求。“一部手机游民勤”智慧平台上线,游客集散中心、母婴室等服务设施配齐,3000余名旅游从业人员接受专业培训,2个游客综合购物点、6个文创销售专柜遍布景区,形成从咨询、游览到购物的全链条服务。
品牌破圈:打响沙海绿洲新名片
精准营销让民勤文旅“出圈”。民勤借势“请到民勤种棵树”公益热度,联动周边景区对种树志愿者免费开放,带火“沙漠生态游”。创新推出“大学生画民勤”“大学生炫民勤”品牌化活动,近600名高校学子参与红崖山艺术长廊创作,6个自建新媒体账号构建青年裂变传播矩阵。线下宣传多点发力,认购高铁车厢投放文旅广告,在西安、太原等城市参与区域旅游联盟推介,建成1000余条涵盖人文历史、自然风光、特色美食等内容的文旅素材库,成功斩获“中国最佳沙漠生态旅游目的地”等三项国家级荣誉,“沙海绿洲・风光民勤”品牌越来越响亮。
大学生画民勤
五年蝶变,从风沙肆虐的边缘之地,到游人如织的“诗与远方”,民勤以文化为魂、生态为基,用一场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在瀚海深处书写了“点沙成金”的绿色传奇。如今,文旅融合的步伐从未停歇,非遗活化、研学创新、低空体验等特色亮点持续绽放,为旅途增添更多新意与深度。这片兼具历史厚重与青春活力的沙漠绿洲,正以热忱饱满的姿态广邀四海宾朋,共赴沙海寻韵之旅,共绘文旅融合新章。
记者:仲春燕
来源:民勤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