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至香港徒步第38日
退休教师的千里征程
早上8点,
这位来自 牛塘初级中学的
63岁退休教师吴坚中背起15公斤行囊,
再次出发。
从抚州市南城县株良镇路东村到南丰县城,
是他今天的路线,
目标25公里,
到上午十点,
已经完成8公里。
这已是吴老师从江苏常州徒步香港的✨第38天✨。
“10月8日出发,
中间因游玩和天气原因休息4天,
实际徒步今天第34天。”
他的行程表上赫然写着:
✅已走753公里
🎯 距香港金紫荆广场还剩744公里
一步一脚印,走出不凡旅程
“我的徒步,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吴坚中这样形容自己的旅程。他的徒步经历,宛如一部不断进阶的个人挑战史:
2014年,在牛塘初级中学从教的吴坚中参加了人生首场环太湖徒步大赛,28公里的挑战让他找到了满满的获得感,从此踏上征程、无惧前行。退休后,吴坚中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进行长期的徒步行走,于是在2024年5月6日,踏上了“北京徒步行” 这一期待已久的旅程。
2017年2月,绕滆湖徒步95公里,一天半完成;
2024年5月至6月,从常州徒步至北京天安门,1152公里,用了49天。
而这一次,他选择“向南而行”,目标直指香港金紫荆广场。“原本计划终点是维多利亚港,但有网友建议金紫荆广场更有意义,我就欣然采纳了。”吴坚中笑着说。全程预计约1500公里,需途经江苏、安徽、江西等多个省市。目前他身处江西省抚州市,距离香港还有744公里。
“别人退休带孙子,我退休带地图。”吴坚中幽默地自嘲。他展示手机中的轨迹图,一条红色线路从长三角蜿蜒延伸至江西境内,“等走到香港,这条线就要贯穿半个中国了。”
信念与收获:徒步是身心的修行
是什么支撑着一位退休教师每天独自徒步数十公里?
“人一定要有目标,尤其在退休后,更要找到生活的意义。”吴坚中坚定地说,“我的目标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对他而言,徒步不仅是体能的考验,更是精神的淬炼。它教会他勇敢与毅力,传递出吃苦耐劳、永不言败的精神。“旅途中的困难必须自己去面对和克服,这也锻炼了我规划行程、适应环境的能力,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徒步不仅是独行,更是一趟充满人情味的旅程。吴坚中动情地分享:在宜兴新街街道,两位大学同学特地开车来看他,共进晚餐;在张渚镇,同学的朋友热情安排食宿;在宁国市二里冲,一户人家主动邀请他休息并共餐;宜兴的昌先生,每天坚持转发他的视频与文章,为他加油……路上还有不期而遇的惊喜:来自新北区小河的祁老板,正开车去宁国钓鱼;无锡退役军人江同志,正骑着电瓶车奔赴西藏拉萨……“大家或许出发地和目的地不同,但都怀着同样的信念——‘坚持所热爱的,感受正经历的’。”这些温暖的相遇,让旅途充满趣味与感动。
从反对到默许:家人的理解与支持
对于一位60多岁的老人独自徒步远行,家人最初难免担忧。去年高温天气下,吴坚中曾经历皮肤晒伤、多次中暑症状,家人十分担心,但当他成功归来的那一刻,家人都为他感到骄傲。
“今年虽然没有明确支持,但反对的声音没有那么强烈了。”吴坚中说。与乘坐交通工具出行不同,步行的路线与进度更具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我每天早上七八点起床,按照步行导航一路向前,中午完成20多公里行程后,就近安排住宿,感受当地风土人情,撰写见闻,并直播分享旅途点滴。”多次成功的尝试,让家人态度悄然转变。如今,妻子和孙女每天都会看他的直播,与他互动。
对于未来,吴坚中心中已绘就新的蓝图:“如果今年状态保持得好,我打算下一步徒步绕行中国最大的湖——青海湖,或者绕中国第二大岛海南岛走一圈。”
记者:覃露露
编辑:蒋欣彤
审核:杨富春 鞠燎原
转载请注明来源:今日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