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作为北京服装学院第二十一届“科学·艺术·时尚”节系列活动之一,《敦煌服饰文化图典·中晚唐卷》新书发布会暨第八届敦煌服饰文化论坛在该校举办。
在第八届“丝路之光:敦煌服饰文化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敦煌文化、艺术与服饰等议题展开研讨,也展示了敦煌研究在历史、文化、艺术、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论坛以学科交融为特色,倡导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并着力以服饰这一综合性课题为切入点,纵深推动敦煌学的整体发展。北京服装学院刘元风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敦煌艺术融汇中外文化与佛教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服饰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敦煌服饰文化论坛作为敦煌学研究的重要平台,促进了学者间的深入交流。与会专家围绕敦煌服饰、石窟壁画、唐代工艺及服饰创新等议题展开研讨,为敦煌文化的研究与传承提供了新视角。
此次发布的《敦煌服饰文化图典·中晚唐卷》选择敦煌历代壁画,包括尊像画、故事画、经变画、史迹画、供养人像等,以及彩塑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包括佛国世界中的佛陀、菩萨、弟子、天王、飞天、伎乐人等,以及世俗世界中的国王、王后、贵族、平民等,对其反映的服饰造型和图案进行整理绘制,对其文化内涵进行理论研究。书中每一单元的内容包括敦煌典型洞窟的壁画或彩塑原版图片、根据此图像整理绘制的服饰效果图和重点图案细节图,以及重要图像的服饰复原图。书中还收录了与主题相关的学术论文,并对图像的历史背景、服饰特征、艺术风格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说明,适合院校师生、科研人员、设计师和敦煌文化艺术爱好者学习借鉴,同时具有一定的典藏价值。
中华书局编审柴剑虹、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葛承雍教授、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新江教授、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赵声良等学者在会上先后发言,高度评价了这部新书的出版,认为图典兼具学术研究、艺术审美、工艺考证和服饰艺术再现等多元价值,为敦煌服饰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当代设计创新提供了重要范本。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