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做咖啡,猎奇口味还是太超前了
创始人
2025-11-13 22:43:08

现代生活离不开咖啡。

无论你习惯了清晨手冲咖啡开启一天。

还是靠午后领券自提的美式续命。

手边的咖啡杯垒得越高,对口味的期待就会越低。

一方面咖啡像是一种容器, 在“焦糖、生椰、桂花”间反复横跳。

另一方面,咖啡杯像一块手里的广告牌,和大小IP轮番联名。

以往的咖啡出了新口味大家都有争议。

但这一次,北京某昆虫博物馆推出的一款“昆虫拿铁”,让所有人都破了防。

原料里含有可食用蟑螂和大麦虫。

社交媒体上,它被网友们直接改叫“蟑螂咖啡”, 一举冲上热搜。

大家集体后退半步面露鄙夷之色之后。

大家关注的问题回到: 咖啡怎么卷成这样了?加了蟑螂的咖啡真能喝吗?

“蟑螂+咖啡”的组合登上热搜,平时喝不喝咖啡的人都皱起眉。

我们带着诸多疑问前往位于北京通州的某自然博物馆。

现场点单可以自由选择冷饮或热饮,需要等待20分钟。

商家介绍:“咖啡中的昆虫原料均采购自中药房,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端出的咖啡外观看似普通拿铁,工作人员会在最后一步,把油炸好的蟑螂和面包虫撒在咖啡上。

正在等待咖啡制作的游客小张介绍:“我家住得比较远,昨天在网上刷到之后很好奇,今天就专程来买,为了保证口感,我特意选择昆虫和咖啡分装。”

他向我们补充:“我之前在电影《雪国列车》里看到过‘蟑螂食物’的桥段,这可能是我唯一一次吃到昆虫的机会。”

层层叠叠的昆虫碎片在咖啡上闪光,品尝前需要进行一番心理建设。

初入口后并没有特殊味道,后段混杂着一些油脂和炒瓜子的复合口感。

蟑螂,是一种比恐龙还古老的生物。

逃过了陨石、洪水、板块漂移,却没能逃过被人类放进咖啡的命运。

其实,这样的搭配也不是店主独创。

早在几年前,就有云南的咖啡店推出过类似的特调。

当时,昆虫咖啡就曾引发过大家对于地方饮食风俗的激烈讨论。

如今的咖啡早就不是提神饮料,而是被塞满各种东西的容器:它能装下白酒、榴莲、中药材......

也能和地域特色结合,混搭出新疆烤馕咖啡、贵州折耳根拿铁之类的特色饮品。

我们联系到一位咖啡店主理人,他认为:

“这个赛道可能很难复购,但猎奇口味很容易引发打卡热潮,现在大家店里咖啡品类都差不多,只剩猎奇可以探索。”

“昆虫、腊肉挂在杯子上,其实几乎不影响咖啡的味道,但能拍照打卡,比口感更吸引人。”

“今天的咖啡正在被重新定义,一边是对产区与风味的向上追求, 一边是猎奇和娱乐的横向狂奔。”

从“精品咖啡”到“猎奇特调”, 咖啡的边界被不断拉扯,变成一次又一次“混合实验”。

人们对昆虫的情感十分复杂。

在一些国家,昆虫已经是合法食材,欧盟委员会在今年年初通过一项新规,允许将昆虫粉末作为食品原料。

在国内,昆虫食品早就存在于相对边缘的位置。

在少数城市能见到蚕蛹等可食用昆虫。

今年热播的两档美食综艺都出现了可食用昆虫的身影。

即使综艺里见多识广的老饕,面对它们也会略显犹豫。

“昆虫咖啡”的出现,也让可食用昆虫的话题进一步靠近大众视野。

事实上,我们早已与它们“共存”

治疗烧伤的凝胶里有美洲大蠊成分。

以蟑螂为主要原料的“康复新液”,也已经是很多人家里的常备药。

只是,当“科学合理”的论证遇上“心理障碍”,问题就变得复杂。

咖啡,本来是让人清醒的饮料。

可当它被各种其他食物混合之后,人们反而越来越疑惑。

我们追逐新口味、新故事,试图在同质化的生活里,找点不一样。

如今奶茶、咖啡、啤酒的口味早已模糊边界。

就连可口可乐也在去年推出过“像素口味”这样的猎奇产品。

当 “猎奇”成了大家买单的主要原因。

未来的咖啡杯里还会装进什么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香煎米浆糕:千年古韵与现代烟火... 一、引言:当传统糕点邂逅现代烹饪美学 在浙江台州仙居县的清晨,薄雾笼罩着青石板路,老巷深处传来阵阵米...
红树林湿地公园:漫步栈道,观赏... 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白鹭振翅掠过水面的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红树林湿地公园不是普通的城市绿地,...
原创 这... 可能喝过喜茶、奈雪,也可能被蜜雪冰城的“雪王”洗脑过,但你未必知道,全国每五杯奶茶,就有一杯来自广西...
原创 倒... “奶茶不香了!”这是2024年下半年,很多创业者的共同感叹。 两年前,开奶茶店还是无数年轻人眼中的财...
十里风干鸡:咬一口,就懂了18... 对于美食爱好者来说,最致命的诱惑从来不是“贵”或“奇”,而是“一口就忘不掉的质感”——就像十里风干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