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年票畅玩双城 郑开文旅如何“串珠成链”?
从传统农业县到“中国主题乐园第一县”,两地之间的中牟见证郑开文旅加速相融
位于中牟的建业电影小镇 景区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孟月
20年前,谁能想象在郑州喝完胡辣汤,半小时后就能在开封赏菊逛园?
从城际高铁25分钟直达的时空压缩,到中牟从农业县变身“主题乐园第一县”,再到一张年票畅游双城的民生便利,郑开文旅“同城”已从愿景照进了现实。
交通织网
同城文旅“半小时圈”形成
“现在去开封吃个夜市,比从郑州东区到西区逛个街速度还快。”郑州市民王女士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共同感受。
郑开城际铁路全线贯通后,郑州东站至开封站最快25分钟可达,全程零换乘、扫码即乘的公交化运营模式,让两地居民实现“随到随走”的旅游体验。
地面交通同样升级,今年4月,郑开“旅游K线”从郑州火车站西广场始发,串联万岁山、龙亭、清明上河园等核心景区,12元全程、6元半程的票价让跨城游更具性价比。
距离的极致压缩,彻底改变了文旅消费习惯:郑州人周末乘城际列车赴开封龙亭赏菊、鼓楼夜市品尝小吃;开封市民则涌入郑州,逛方特乐园、看最新展览,一场说走就走的跨城游已是家常便饭。
中牟地处郑州、开封两大城市之间,使其成为郑开同城化的直接受益者。
方特欢乐世界,圆环形过山车“暴风眼”上尖叫声划破长空;海昌海洋公园,泰式风情泼水电音趴与海洋动物表演同步上演;“只有河南·戏剧幻城”,21个剧场让黄土与文明对话,700分钟不重复的剧目让游客触摸历史脉络……每天都有大批游客涌入中牟,每个人都能找到一处适合自己的游玩场景。
20年前,中牟还是以小麦、大蒜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县;如今,这里完成华丽转身,一跃成为享誉全国的“中国主题乐园第一县”。
节庆联动
文化IP激活双城消费
实际上,近年来河南一直在推动郑汴洛文旅抱团发展。
2021年底出台的《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提出,“建设郑汴洛黄河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打造世界文化旅游之都”。2022年,郑州和开封旅游年票管理部门共同成立郑开旅游年票管理办公室,10月正式启动发行郑开旅游年票,两年来共售出17万余张。2024年6月,“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全球旅行商大会召开,发布了《郑汴洛文旅发展共同体宣言》,并发布“行走河南”郑汴洛入境游产品,掀起一阵外籍游客HeNanTravel旋风。
以文化节庆为纽带,郑开两地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从“各自办节”到“联合出彩”的转型。
郑开马拉松赛事将郑州的现代都市风貌与开封的古都韵味串联,成为展示双城魅力的流动窗口。
在各类IP的带动下,一条贯穿郑开的文旅产业带加速成形。方特欢乐世界、建业电影小镇、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清明上河园、万岁山武侠城、开封府等优质项目串珠成链,形成强大的消费吸引力。
数据显示,开封年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郑开文旅融合不仅激活了双城消费市场,更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古都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民生共享
从“游客体验”到“居民生活”
文旅融合的深层价值,体现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每周五傍晚,老家在开封,工作在郑州的市民王女士乘坐郑开城际列车回到开封,与家人共度周末已成习惯。
“列车班次很密集,跨城回家比市内通勤还方便。”她说,这份便利也延伸到了她的社交生活中。有时周末外地朋友来聚会,也会带他们去“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建业电影小镇等景区游玩。据了解,这种“中牟看戏、开封游园”的线路,今年已吸引了超百万游客。
“平时就更方便,给父母都开通了郑开旅游年票,手机上有智慧导览,可以听景区讲解,连导游都不用请。”王女士告诉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她算过一笔账,办一张郑开旅游年票,一年带家人去万岁山武侠城三四次,门票钱就省出来了,“感觉郑州和开封之间的‘墙’早就没了,生活半径一下子扩大了好多”。
如今,郑开往返如同城,吃、住、行、游、购、娱无感互通,文旅融合正让两地居民的幸福感在“同城生活”中不断升级。
编辑:申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