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牛肉干,“烤”出幸福味
创始人
2025-11-13 10:43:46

张力洋 齐浩男 刘艺琳 实习生邬晴

“我们这个非遗工坊,就是想让周边的老百姓有活干,有收入;大家还能一起把牛肉干制作的非遗技艺实实在在地传承下去,让更多人认可我们的牛肉干,让我们的品牌做得更好,我们的生活也更好,大家一起为家乡多做贡献,让家乡发展得更好。”坐在通辽市奈曼旗白音杭盖食品有限公司的非遗工坊里,白秀枝认真地介绍自己——从2000年下岗后在客运站摆地摊,到如今带领数百人靠一块牛肉干谋生,她的故事,都藏在这一口炭烤的醇香里。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白秀枝正在制作炭烤牛肉干。人民网记者 张力洋摄

诚信立根:从馅饼店到非遗工坊的初心

2000年,客运公司转制让白秀枝失去了“铁饭碗”。她借来500元,在客运站旁租了两间门房开起馅饼店。丈夫每天凌晨四点骑车去市场,只挑当天现杀的牛羊肉,坚决拒绝不新鲜的边角料——这份对品质的坚守,成了后来白音杭盖的“立企之本”。

在摆摊的日子里,一个偶然的回忆让她与炭烤牛肉干结了缘。“小时候家里穷,牛羊腿断了、冬天冻死了都舍不得扔,爸妈就用粗盐腌上,挂在房顶上晾干,到了冬天,就拿毛头纸把干肉包上,埋在火盆的炭火里烤。”她记得毛头纸是牧民家窗户上的方格子纸,“把纸泡湿了裹住肉,烧上十几二十分钟,拿出来一敲,纸壳碎了,肉香能飘满整个屋子。”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白秀枝从市场买了三斤鲜牛肉,在馅饼店的窗户下拉了几根绳子,把切好的肉条挂着晾干——“那窗户漏风,正好是‘穿堂风’,肉干晾得透,吃着才有嚼劲。”晾干的肉条在火盆上烤的时候,香气引来了不少乘客,“有人问‘阿姨,这肉能尝一根不?’我大气得很,拿小刀子切了分给大家,南来北往的人尝了都说好,第二天还来问‘还有没有’。”

那时候没有纸袋,她就用白纸订成小袋子,一根两根地卖。“当地黄牛才十块钱一斤,烤完卖三十块,一天卖得不多,但看着有人喜欢,就觉得有奔头。”后来她想着把生意做大,就把自家四间平房的杏树下当成了“工坊”。

白秀枝在非遗工坊的包装车间和工人一起包装牛肉干。李旭明摄

2012年,白秀枝决心将草原味道传得更远、更广,投入1500万元创办公司,决心发展祖辈传下的“炭烤牛肉干制作技艺”。为守住手艺的“魂”,她带着团队跑遍内蒙古东部草原,找回濒临失传的柞木炭配方;又钻进车间反复试验,研发出适配批量生产的炭烤箱具——既保留手工炭烤的特色,又让产量大幅提升,这款烤箱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

这份坚持延伸到品质管控的每一环:她推动企业率先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还建起“牛肉全产业链追溯系统”,每块牛肉都带专属二维码,扫码能查养殖基地、屠宰时间和检测报告。后来,公司获评内蒙古自治区“诚信示范企业”,她个人也成了通辽市“诚信之星”;2020年,“炭烤牛肉干制作技艺”正式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破局前行:以直播转型拓宽非遗牛肉干销路

牛肉干线上年销售额达数千万,产品远销海内外。这份亮眼的成绩,标志着白音杭盖公司成功完成线上经营的华丽转型。而回望2020年,白秀枝深陷线下销路断绝、求助网红带货亦无果的绝境,在山穷水尽的困局里,她没有沉沦,反而主动破局,毅然踏上了直播这条路。她请了两个老师教自己,“一开始连镜头都调不明白,忘词的时候直冒汗,网友还调侃‘奶奶手都抖了’。”镜头前没有花哨话术,她就坐在工坊里,手把手教网友烤牛肉干,“肉要顺着肌纤维切,腌的时候放半颗圆葱、几根芹菜去腥味,晾到八成干再烤,炭火别太旺,不然外面焦了里面没熟。”

白秀枝在非遗工坊的晾晒车间展示风干中的牛肉干。李旭明摄

白秀枝决心打开牛肉干线上新销路的决心和诚心实意做生意的真心逐渐被越来越多人看到,最终以互联网为桥,让这份带着草原气息的味道,飘向了更远的地方,送到了更多人身边。如今,她仍然坚持以顾客需求为先,南方网友问“能不能做清淡点”,她就调整部分牛肉干盐的用量,为了迎合更多人的口味,持续研发新的产品,也正是这份把顾客装在心里的坚持,才成就了她与无数消费者的相遇相知,让她的事业与消费者的信任相互滋养。

共富担当:炭火烤出百姓“新日子”,牛肉干带动家乡新发展

“我吃过下岗的苦,知道能有份安稳工作多重要。”白秀枝的非遗工坊,从来不是“只做买卖”的地方。

她办了免费的非遗培训学校,一年培训六次,周边的农牧民、残疾人、下岗职工都能来学。培训时,她总拿着肉干手把手教,学员考试及格后,她会双手递上结业证。至今,她已经培养了100多个徒弟,不少人开了自己的小店。

工坊里吸纳的员工里,有残疾人、有下岗职工,连周边在家带娃的妇女、身体还算硬朗的老人,也能接些切肉、串肉的活——企业会把原料送到家,做完按日结工资,既能照顾家里,又能赚点零花钱。员工包长江16岁就跟着白秀枝,成家时没钱买房,她和老伴垫付了8万块。这些年,20多个员工在企业的帮助下解决了住房、婚姻难题,工坊不像工厂,倒像个能遮风挡雨的“大家庭”,大家都亲切地叫她“三姑”。

白秀枝在自营品牌的网络直播间里,线上带货。人民网记者 张力洋摄

这门手艺还“盘活”了当地的产业链。为了保证牛肉干的草原味道,白音杭盖一直收当地的草原黄牛,不仅比市场价高10%,还教农牧民怎么养牛。之前帮55户贫困户养牛,保价收购,最后全脱了贫。2024年十一假期吸引5000多游客来工坊体验烤肉、买特产,有效拉动了周边的餐饮和住宿。这些年,企业在捐资助学、帮扶困难群体上也没少出力。从开馅饼店时给困难乘客送饼,到现在帮贫困学生上学,她总说:“企业赚的钱,要花在能暖到人的地方。”

据当地文旅局统计数据,白秀枝的非遗工坊自认定以来,累计培训非遗人才超1500人次,直接带动120余人就业;带动周边产业发展,成为当地文旅局推动“非遗火起来、百姓富起来”的生动实践。如今奈曼旗有180项非遗代表性项目、279名代表性传承人,白音杭盖就是其中最鲜活的例子——它证明非遗不只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能烤出香喷喷的牛肉干,能让老百姓有活干、有钱赚,更能成为一座小城发展的“新动能”。

从下岗女工到非遗传承人,白秀枝的每一步都踩着“实”字:对技艺,守着老规矩不打折;对时代,跟着新趋势找生路;对百姓,捧着真心不敷衍。

如今,草原上的炭烤香气还在飘,这香气里,有老手艺的魂,有创业者的劲,更有老百姓的笑。从一块牛肉干到一个非遗品牌,从一个人的坚守到一群人的致富,白秀枝的故事,就像草原上的萨日朗花,扎根泥土、向阳而开,映照着奈曼旗乡村振兴路上百姓日子越来越红火的幸福图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扬州公交“智慧焕新”!免费连W... 为优化游客出行体验,助力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扬州公交集团近日在热门旅游专线游1线推出免费WiFi全覆盖...
【新世纪】11月韶关清远旅游线... 韶关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胜地,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以下是一些韶关的热门旅游景点,供你...
奇瑞汽车就天门山测试意外致歉:... DoNews11月13日消息,奇瑞汽车今日凌晨发布《关于天门山挑战测试意外情况的致歉声明》,原文如下...
空中草原策马!新疆琼库什台,原... 当车轮碾过最后一道盘山弯道,眼前的景象让所有旅途疲惫瞬间烟消云散 —— 连绵的雪山在天际铺展成银色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