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旅游报)
转自:中国旅游报
□ 本报首席记者 王 玮
过去的一年,全球邮轮市场迎来明显复苏与增长,中国邮轮市场也在此期间呈现出强劲的回暖势头和蓬勃的市场活力。中国旅游车船协会邮轮游船游艇分会联合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于近日发布了《中国邮轮游船游艇行业发展报告(2024—2025)》(以下简称《报告》),提升、加速成为其中关键词。
《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邮轮客流量达到3460万人次,同比增长8%。
聚焦我国邮轮市场,也呈现出强劲的势头。根据2024年中国及亚洲邮轮经济景气指数显示,我国邮轮经济从蓄势发力期进入韧性恢复的攀升回稳期。
最直观的信号来自需求端。《报告》显示,爱达邮轮旗下两艘大型邮轮——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和艺术之船“爱达·地中海”号2024年总计服务超过45万国内外游客;皇家加勒比旗下“海洋光谱”号自去年4月重返上海母港后,全年运营48个航次,接待游客超22万人次,载客率近120%。
“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邮轮港口共接靠邮轮268艘次,同比增长34%,接待出入境邮轮游客133.38万人次,同比增长40%。”从《报告》的这一数据可以看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与邮轮团队15天免签政策的叠加落地,促进了我国入境邮轮旅游的发展,各地港口迎来显著发展机遇。今年上半年,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接待入境游客同比增长86%,厦门、大连的邮轮港口在这一方面的数据也实现成倍增长。
2024年至2025年间,中国邮轮市场正在发生变化。市场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是深度游航线的快速扩展和多元化发展。各大邮轮公司纷纷推出停靠时间更长、目的地更丰富的航线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对深度体验的需求。主题邮轮旅游航线和特色航线也成为这一阶段市场的一大亮点。爱达邮轮以“邮轮+文化”的体验,打造“更懂中国人”的邮轮度假产品。MSC地中海邮轮通过引入相声表演、汉服旅拍、海上乐高大师课等跨界合作内容,丰富航程体验。丽星邮轮与旅行社打造的“小小航海家”研学团项目,满足家庭游客“游中学”的需求。
产品的变化也折射出中国邮轮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越来越多的游客更注重旅行品质,更愿意为体验买单,消费者从以往的性价比优先逐渐转向体验优先。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邱羚分析,主题航次的成功开发表明,在多数游客心中,邮轮正从一种交通运输工具转变为一个文旅体验目的地。
2024年至2025年间,中国邮轮市场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特征就是从过往的“一家独大”或“外资主导”转变为一个由本土力量与国际巨头共同参与、多元竞争的新格局。本土邮轮企业在“建造—运营—服务”全产业链上深耕布局,外资品牌则通过产品本地化与营销创新加速融入中国市场。中外邮轮企业形成互补关系,共同推动市场走向成熟。
与欧美市场高达3.5%的邮轮渗透率相比,中国市场的渗透率则在1.5%至2%,这意味着增长空间极为广阔。“未来,中国邮轮市场要持续高质量发展,仍需在提升复购率、精细化运营等方面继续探索。”邱羚说,可以预见,在政策利好、产业升级与消费转型的共同推动下,邮轮正成为激发中国消费活力与文化创新的重要窗口。(上图为在海上航行的“爱达·魔都”号 受访者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