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封面新闻报道:近日,有博主分享“固体杨枝甘露”的做法,被众多网友种草。
记者搜索外卖平台,发现已有不少水果店、果切店、甜品店上新了这一产品,在优惠券抵用后,到手价基本在25—40元不等。
固体杨枝甘露,图源:潮新闻
据中国蓝新闻报道:11月12日,记者在浙江杭州采访一甜品店,店主就“卖固体杨枝甘露日入五万”的说法给出了回应。
店主表示:“他们说日入5万有点离谱了,1万块钱左右吧,因为我卖得便宜,我卖的是17块钱1份,每天四五百单。”
店主还称:“每天睁眼就是削芒果,睡个三四个小时的觉,小票刚放进去,基本上就是一直打一直打,过一会票没了才停下来。”
据悉,固体杨枝甘露火了后,很多人担心它“大寒”;中医也提醒女性少吃。甜品店老板回应:根据个人体质适量即可。“个人觉得这个甜品比较健康,没有添加剂。原来没有它的时候,人们芒果和柚子也是该吃吃。”
此前据潮新闻报道:继奶皮子糖葫芦之后,近期又有种创意美食火起来了——固体杨枝甘露。
用半个芒果做底,中间涂上干酪酸奶或者希腊酸奶,上面再撒一点柚子肉和西米,可以拿着吃的固体版杨枝甘露就做好了。
“这样的创意很赞,它将几种食材巧妙结合在一起,但要注意的是,这款看似健康的甜品其实也存在一定隐患。”浙中医大二院(浙江省新华医院)消化内科徐磊副主任医师提醒,这种“冷、甜、黏”的组合对本就肠道功能较弱的亚健康人群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考验,他在门诊中就经常会遇到一些因连续食用类似食物而出现急性胃肠功能紊乱的年轻患者。
相关研究显示,某些品牌酸奶的蛋白质含量是普通酸奶的2.5~3.8倍。虽说蛋白质是身体必需的营养素,可若一次性摄入过多,就容易在肠道内滞留、异常发酵,导致腹胀、嗳气,甚至腹泻。
“西米的本质是纯淀粉,属于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徐磊解释,短期内大量淀粉进入肠道,就会迫使肠道菌群加倍工作,整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这也就是为啥有的人在吃完淀粉类食物后会出现肠鸣音亢进和排气增多等现象的原因。
此外,芒果在中医理论中属于“湿热类”食物,从现代医学看,芒果含有单羟基苯或二甲羟基苯等致敏物质,不完全成熟的芒果还含有醛酸,可能会对口咽黏膜和胃肠道产生刺激,敏感人群可能出现口腔瘙痒、皮疹或胃肠不适。
而杨枝甘露中常用的西柚或葡萄柚,性味偏寒,富含有机酸和膳食纤维,脾胃虚寒及肠道易受刺激者,需谨慎食用。
值得注意的是,西柚或葡萄柚肉中含有一种“呋喃香豆素”类物质,它能抑制肝脏和小肠中一种至关重要的药物代谢酶。“这个酶负责分解我们服用的多种药物,一旦它被抑制,极易引发药物中毒,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徐磊介绍,受影响的药物包括部分降胆固醇药(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部分降压药(如硝苯地平、非洛地平)、部分抗心律失常药、部分抗焦虑和镇静剂等,故在服用处方药期间应尽量少吃这类食物。
从健康角度出发,徐磊建议大家可将固体版杨枝甘露视为甜品或加餐,而非正餐,在量的选择上,每次以半个芒果为原料制作的一份为宜,每周享用一至两次即可。
“还要强调一点,甜点最好即买即食,不要隔夜。”几天前,徐磊就接诊了一位因食用隔夜甜点引发胃肠炎导致上吐下泻的女白领,好在这位姑娘年轻,且进食量不大,经护胃、消炎、止泻、补液等相应治疗后,最终并无大碍。“含糖量和含水量很高的芒果,极易为细菌和霉菌的繁殖提供近乎完美的天然培养基,而含有乳酸菌的酸奶在开封后也会受到外界环境中的霉菌与酵母菌污染,故尝鲜时别一次性买太多。”徐磊说。
编辑:魏国峻
审核:林夕合
【来源:九派新闻综合封面新闻、中国蓝新闻、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