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酿造最讲产区,核心原因是 “风土 + 工艺 + 历史” 的深度绑定,产区直接决定白酒的核心风味与品质上限。
产区是白酒风味的 “先天基因”
以西凤375酒为例,为大家讲解一下白酒为什么讲究产区:
- 独特的地理环境:西凤酒产区位于陕西宝鸡凤翔区柳林镇,处于东经 107°,北纬 34°,为黄金酿酒带。这里平均海拔 830m,南依秦岭山脉,西靠陇山余脉,北接黄土高原,三面环山,依山傍水,犹如一个天然窖缸,造就了 “温暖湿润,日照较多,风速较小” 的局地小气候,有利于酿酒微生物的繁殖。
- 优质的水源:西凤酒酿造用水取自深层地下水,富含钙、钠、钾等微量元素及有益元素锶,水的化学、微生物等 34 项指标均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十倍以上。产区拥有平均年龄 6430 年的富锶水源,储量丰富,口感微甜、硬度适宜,可促进酵母的繁殖,有利于糖化和发酵,是优良的酿造用水。
- 特殊的土壤:柳林镇的土壤为厚度可达百余米的黄绵土,富含 38 种微量元素和多种矿物质,有益元素锶、锌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无味无沙、细密紧实,其中锶含量达 150mg/kg,远高于其他产区。高质量的黄绵土与西凤酒的土暗窖发酵、窖壁敷泥工艺不谋而合,与发酵酒醅的直接接触,可使黄绵土中丰富的微量元素迁移至酒醅中,加速生物生化反应,使酒体风味更加浓郁、丰富。
微生物是风味的 “核心密码”
- 独特的微生物环境:西凤酒产区微生态酿造环境中的微生物以酵母菌为主,细菌、真菌次之,这些微生物随着季节变化呈现规律变动,参与到西凤酒的酿造过程中,是西凤酒酿造的关键核心微生物。它们与 “夏不酿酒,冬不制曲” 的酿酒古训完美契合,从微生物角度诠释了西凤酒 “立春开坛、端午制曲、中秋立窖,立冬缮海” 的酿造规律。
- 适配的原料与工艺:西凤酒制曲原料为大麦、小麦和豌豆,制酒原料为高粱,这些原料在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具有独特的品质。西凤酒采用土暗窖、老五甑古法工艺,以独有的酒海藏储技艺,赋予酒体 “甘润挺爽、尾净悠长” 的风格,这些工艺与当地的环境紧密结合,离开了特定产区,即使采用同样的工艺和原料,也难以酿造出正宗的西凤酒。
历史沉淀的 “品质背书”
优质产区经过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市场验证,形成了固定的品质认知,比如赤水河流域的酱香产区、长江上游的浓香产区,黄河流域秦岭水系的凤香产区,产区声誉本身就是品质的保障。
大家选购白酒时,也会看产区买酒么?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