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郧薯粉条:一碗三合汤里的“戏精”自白
创始人
2025-11-12 01:22:31

我是郧薯粉条:一碗三合汤里的“戏精”自白

各位吃货界的朋友们,咱今儿个换个玩法——不是我吹,作为郧阳三合汤的“灵魂C位”,我(郧薯粉条)的戏比《黑神话:悟空》还多!且听我用“松弛感”满满的口吻,给你们唠唠我在三合汤里的“高光时刻”。

第一幕:泡澡——我是个“讲究”的粉条

清晨的梅铺镇还飘着秦巴山的雾,我正躺在竹匾里“晒日光浴”——别想歪,我这是在等“泡澡水”呢!农户端来温水,水温得刚好裹住我,像妈妈的手揉面。我慢慢吸饱水,原本硬邦邦的身体渐渐软下来,却还保持着“筋道”的韧性——这得归功于秦巴山的红薯,淀粉含量比普通红薯高10%(能达到28%呢!),泡再久也不会烂成“浆糊”。

旁边的阿姨念叨着:“郧薯粉条就得用温水泡,急不得,不然烫的时候会散,没了嚼头。”我乖乖泡着,心里琢磨着:等我进了三合汤,可得让那三个“秀才”看看,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不对,我比他们晚生四百年,应该是“粉条还是郧薯的香”)!

第二幕:烫煮——我是个“会跳舞”的粉条

泡好的我被放进竹笊篱,和切好的牛肉片叠在一起。师傅把笊篱放进锅圈里——那是个中间有空的瓦圈,圈外煮着牛肉和萝卜,圈内专门“招待”我和饺子。师傅提起笊篱,往汤里浸一下,再提起来,热汤顺着笊篱滴在碗里,把碗烫得温热。这样反复三四次,我整个人都浸在热汤里,淀粉的香气慢慢散出来,和牛肉的鲜、萝卜的甜混在一起。

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在慢慢变透亮,像秦巴山的溪水,能看见里面的纹路。师傅笑着说:“郧薯粉条就是经烫,煮再久也不会断,吸饱汤汁才够味!”我暗自得意:那是,我这“筋道”的本事,可是练了四百年的!

第三幕:相遇——我是个“社交达人”

终于,我躺进了粗瓷碗里,上面铺着薄得透光的牛肉片。师傅从锅里舀了两勺滚热的汤——那是用牛骨和萝卜熬了三个钟头的汤,奶白色的,飘着香菜和蒜苗的碎末。汤浇在我身上,发出“滋滋”的声音,像在唱一首热闹的歌。我吸饱了汤,身体变得更软,却还保持着“筋道”——这是郧薯粉条的“本事”,不管怎么煮,都不会散,不会烂。

最后,师傅放了七个“猴头饺”——那是用牛肉和萝卜做的馅,包成小小的饺子,像猴子的脑袋,可爱得很。饺子浮在我身边,像一群调皮的孩子。师傅撒了点胡椒粉、香醋和牛油辣椒,红亮的汤面上,飘着香菜的绿、蒜苗的黄,像一幅秦巴山的画。

我看着碗里的自己,和牛肉、饺子挤在一起,突然觉得,这就是“三合”的意思——不是简单的凑在一起,而是彼此融合,变成更美的味道。就像现在的“City不City”,咱郧阳三合汤就是“好City”——既有传统的“土味”,又有现代的“时髦”!

第四幕:开吃——我是个“戏精本精”

师傅把碗端给客人,客人吸溜吸溜地喝着汤,咬着我,说:“这郧薯粉条真筋道,比去年的还好吃!”我听见,心里像喝了蜜——原来,我不仅是郧阳的“家常味”,还是客人的“乡愁味”。

我想起四百年前那三个秀才,他们当年吃的三合汤,是不是也像这样?那个河南秀才说:“这汤有道家的清(牛肉),有儒家的实(饺子),有佛家的善(我)。”陕西秀才笑着点头:“咱们三个的思想,都在这一锅汤里了。”湖北秀才(也就是我当时的主人)挠着头说:“管他呢,好吃就行!”

现在,我依然每天在王婶的店里“重生”。清晨的雾里,我看见农户挑着红薯来,看见老周师傅举着漏勺,看见王婶把煮好的我放进三合汤里。我听见,顾客说:“这粉条真筋道,吸饱了汤汁,比牛肉还香。”我看见,孩子盯着我的“身体”,说:“妈妈,这个粉条像水晶,好好看。”

结尾:我是郧薯粉条,我为自己“带盐”

有人问我:“你和其他粉条有什么不一样?”我会说:“我是有‘乡愁’的。”我藏着秦巴山的雾、汉江的水、农户的汗,藏着郧阳人的“记忆”。小时候,农户们把刚做好的我挂在屋檐下,风一吹,我晃来晃去,像一串“金丝线”;冬天,家家户户煮三合汤,香味飘得整条街都能闻到,孩子们围着锅转,等着吃一口“筋道的粉条”;现在,很多在外的人回来,第一句话就是:“有没有郧薯粉条?”,说“吃一口,就像回到了家”。

下次,如果你来郧阳,一定要吃碗三合汤。夹起我,吸溜一口,你会尝到秦巴山的味道,尝到汉江的味道,尝到郧阳人的味道——那是四百年的烟火,是永远的乡愁。

我是郧薯粉条,我在三合汤里,等你。

(注:文中数据均来自2024-2025年十堰市委市政府门户网站、湖北日报等权威媒体报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这5种看起来健康的素菜,其实约... 在许多人的观念里,“吃素”就等同于“健康”、“低卡”。 但是现实却可能给你沉重一击。有些素菜,因为其...
我是郧薯粉条:一碗三合汤里的“... 我是郧薯粉条:一碗三合汤里的“戏精”自白 各位吃货界的朋友们,咱今儿个换个玩法——不是我吹,作为...
比奶皮子糖葫芦更火的它来了! 继奶皮子糖葫芦后,最近又有一种网红美食火起来了——固体杨枝甘露,没错,茶饮店的杨枝甘露已经满足不了年...
宁夏银川贺兰“塞上湖蟹”闪耀“... 央广网银川11月11日消息(记者李畅)11月11日,被誉为全国河蟹产业“奥斯卡奖”的“王宝和杯”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