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咖啡圈都在热议一款神奇的产品:盖碗冰卡布。
“中式卡布奇诺”“完全有实力叫板上海特调”,这杯装在中式盖碗里的创意咖啡,凭借独特的口感和造型,迅速在社交平台刷屏。
改变传统卡布奇诺的做法,就能成就爆款?这是什么创新思路?
北京火了一杯“中式卡布奇诺”
网友:实力叫板“上海特调”
“太绝了!近期喝到最神奇的一杯!”
“可惜你不在北京,不懂这碗冰卡布的含金量。”
最近,一款装在盖碗里的“冰卡布”,成了北京咖啡圈的新晋流量担当。它不仅在社交平台持续刷屏,成门店的引流王牌,更被不少咖啡爱好者直接喊话:能和“上海特调”叫板!
这款产品出自北京的Sournice咖啡店,和传统卡布奇诺“先倒咖啡再注牛奶”的分层做法不同,这杯冰卡布是将咖啡液、牛奶和冰块混在一起搅打融合,成品呈现出细腻绵密的奶泡质地,颜色是柔和的奶白色。
出品时,店员会当着顾客的面,将打发好的“冰卡布”倒入透明磨砂质地的中式盖碗,仪式感十足,还会特意提醒“5分钟内饮用口感最佳”。
48元一杯的价格,也挡不住消费者的热情。社交平台上好评不断:“口感细腻温润,简直是可以喝的棉花糖”“第一口就惊艳!像丝绸在嘴里化开”“比普通冰咖啡更温柔,冬天喝也不觉得凉”。
甚至有网友用“10点46分上桌,48分就空杯”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它的喜爱。
据Sournice咖啡创始人君君透露,这款产品自十月推出后很受欢迎,门店点单占比一度达到1/3,不仅是新客进店必试的爆款,熟客也会主动打卡尝鲜。
除了北京,我发现,景德镇的小小也cafe、福州的平常petrichor也推出了类似的冰卡布产品,收到了不少好评。江苏、山东、西安等地的咖啡馆也纷纷跟进。
只是改变了卡布奇诺的出品方式,看似简单的创意,为什么会走红?
一个小改变,从喝变吃
“冰卡布”出圈的3个关键点
1、改变质地,咖啡从“喝”变“吃”,体验新奇
这杯冰卡布能让人一下记住,关键在于它让“喝咖啡”有了近似“吃甜点”的反差感觉。
将咖啡液、牛奶与冰块一同搅打融合,成品是一种半固体的泡沫形态,打破了“冰咖啡都是水感”的固有消费认知,带来新奇口感和记忆点。
社交平台上网友评价“有点像奶油打发后的质感,冰冰凉凉的还不腻口”“口感偏浓厚,像喝一碗咖啡蛋糕”。
Sournice咖啡创始人君君也说,“比起喝咖啡,更像吃咖啡,对大部分人而言是一次奇妙新鲜的感官体验。”
2、用中式盖碗装咖啡,自带话题与仪式感
这个产品另一个有意思的点,在于它用中式盖碗来装咖啡。
透明的磨砂盖碗不仅展现了咖啡绵密的质地,更成了绝佳的拍照道具。
网友们纷纷分享:“盖碗一上,故事感就来了”“原来咖啡也可以这么中国风”“这就是中国版的‘冰卡布’吧”。
君君告诉我,这款产品走红,盖碗的出品呈现功不可没。他们本意想做一款“北京咖啡”,盖碗承载着中式文化,与咖啡结合刚好形成独特记忆点。
当着顾客的面倾倒,也让这款产品充满仪式感。中西混搭,让喝咖啡不再是单纯的味觉享受,更变成了有趣又有格调的事。
如今,江西、福建、山东、西安等地的咖啡馆在推出类似的冰卡布产品时,也都很注重容器的选择,有的甚至采用了高脚杯。
3、重做经典,把卡布做出新花样,既熟悉又有惊喜
“在走访世界各地咖啡馆时,我发现咖啡消费成熟的国家,菜单反而更专注于经典款。”君君表示,浓缩、美式、拿铁、卡布奇诺这些基础款,始终是消费的主流。
这一发现让她坚定了回归本源,把基础、经典咖啡做好的初心。于是她瞄准了卡布奇诺——大家既熟悉、却又在当下咖啡馆里越来越少见的经典品类。
事实上,卡布奇诺一直拥有坚实的受众基础。在小红书上,随处可见“卡布奇诺才是我的咖啡初心”“真的好爱卡布奇诺那种绵密口感和浓郁的咖啡香,是特调给不了的纯粹”的帖子,但网友也普遍反映,“现在有耐心做好它的店太少了”。
当一杯被忽视的经典咖啡,遇上专注的研发与用心地呈现,它的走红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冰卡布还能火多久?
“已经有不少咖啡馆在模仿,甚至还买了同款盖碗。”君君告诉我,被模仿恰恰说明这个方向走对了。
她透露,目前他们每天都会根据客人反馈优化配方和工艺,也会根据豆子状态做调整,“努力成为那杯‘最对的’冰卡布”。
从市场表现来看,冰卡布确实展现了一定的爆款潜力。
但这款产品能大流行吗?
一位从业者表示,冰卡布的绵密奶泡放置时间稍长就会消散,这决定了它更适合堂食。君君也提到,目前这款产品主要以堂食为主,即便遇到要求带走的客人,也会提醒尽快大口喝完。
其次,这款产品能够迅速出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式盖碗、现场倾倒带来的仪式感与视觉冲击,这种体验很难通过外卖还原。
这就决定了冰卡布很难像传统冰美式、拿铁那样成为外卖主力。它更适合作为精品咖啡馆的引流款,而非追求标准化与效率的连锁品牌的最优选择。
冰卡布的未来,或许不在于“火多久”,而在于它能否在持续创新中,始终成为消费者心中“不可替代的那一杯”。
对于这款产品你怎么看,欢迎在留言区互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