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档案:《大众日报》创刊号
年份:1939年
馆藏:大众日报社史陈列馆
沂水县王庄,是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一个偏僻山村。自1938年11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迁到王庄以后,这里就成为山东军民抗战的指挥中心。
为宣传党的抗战主张和政策,并动员、鼓舞全省人民进行抗日斗争,1938年11月,苏鲁豫皖边区省委任命刘导生为社长、匡亚明为总编辑,开始了报纸的筹办。
1938年12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改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书记郭洪涛与刘导生、匡亚明共同确定了报纸的名字为《大众日报》。
大众日报社社长刘导生
大众日报社总编辑匡亚明
定下来以后,办报的方针也明确谈了一下。第一要广泛开展统一战线;第二要大力开展群众运动;第三要坚持宣传党的抗日战争的方针政策。宣传抗战,坚持抗战,解释抗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增强抗战的信心。
—匡亚明《回忆〈大众日报〉的创刊》
创刊伊始,条件十分简陋,编辑部设在王庄的几间小屋里,仅有几张木桌和条凳。共有4名编辑,每人负责一个版面。
印刷厂设在云头峪村的几户农家草房里,地形隐蔽,可以随时应对日伪军的“扫荡”。三间草房是印刷车间,一间草房放纸张和装订。
经过短期的紧张筹备,《大众日报》顺利出版。
1938年12月30日,编辑部编好了创刊号的稿子,画好了版样,由交通员冒雪送到印刷厂。印刷厂的干部、工人,按照各自的分工,紧张有序地开始工作。1939年1月1日早晨5时多,2000份《大众日报》创刊号全部印出。
在创刊号的显眼位置,刊登着“坚持抗战,克服困难,准备反攻”12个大字。一版刊登了发刊词,阐明了办报宗旨。自此,《大众日报》成为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机关报,成为引导和鼓舞山东抗日军民团结战斗、夺取抗战胜利的战斗号角。
《大众日报》的创刊,其意义非常重大。它当时是中共中央山东分局为了动员人民起来抗战,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向全省人民公开发行的一张党报。可说《大众日报》的创刊,是山东报业的新开端、新纪元。
——匡亚明《回忆〈大众日报〉的创刊》
《大众日报》编前会议
《大众日报》排版车间
《大众日报》印刷车间
《大众日报》工作人员在油印报纸
报纸的发行主要靠我党的交通员徒步肩挑来完成。为了穿过一条条封锁线,交通员常常在晚间送报,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把一张张报纸送到读者手中。
《大众日报》初期发行2000份,两个月后,就增加到了五六千份。
1940年元旦,《大众日报》创刊一周年之际,毛泽东为之题词:“动员报纸,刊物,学校,宣传团体,文化艺术团体,军队政治机关,民众团体,及其他一切可能力量,以提高民族觉悟,发扬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反对任何投降妥协的企图,坚持抗战到底,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我们一定要自由,我们一定要胜利。”毛泽东的题词成为《大众日报》坚持的办报指导方针。
《大众日报》创刊一周年纪念特刊
由于战事频繁,报社被迫不断转移,但《大众日报》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一直坚持出版。在抗战岁月中,《大众日报》忠实传达党的声音,动员军民、鼓舞军民,成为抗战烽火中的红色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