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五里河公园在入口处加装了栏杆,给骑行者制造了些许困难,也引发了骑行者的一顿吐槽,但是这并不能让栏杆取消,因为有了它,自行车骑行者还能进去,电动车进去的肯定是少了。
这不,又有一个公园这样干了,这就是万柳塘公园。
在万柳塘公园南门正在加装地埋式阻车桩,这密密麻麻的阻车桩,电动车是很难进去了。
有个电动车骑行者实验了一下,就这种相对来说轻便的小型电动车都已经进不去了。万柳塘公园位于文艺路和万柳塘路北侧,面积不小,应该之前有很多骑行者在这里骑行走近路。
虽然以后近路走不了了,但是很多人对于公园管理方这个措施也是十分理解的,没有像五里河公园骑行者那样,对安减速带和阻车桩十分不满。
公园管理方给出的理由和大家想的一样,就是速度太快了,对公园内的游客很危险。
在安装阻车桩的同时也安装了“禁止两轮电动车三轮电动车摩托车在公园穿行“的告示牌。
电动车的国标形同虚设,现实中看到的电动车没被破解限速的不多,更多的电动车40多、50多的速度是常见的,而且沈阳骑行者戴头盔的普及度没有南方那些严查的城市那么多,这个速度对于自己,对于行人都很危险,于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公园开始采取阻车栏杆或者阻车桩的方式禁止电动车进入了。
五里河公园是有骑行车道的,所以骑行者对于这些限制骑行者的措施十分不满,但是作为管理者首要考虑的就是群众的生命安全,所以采取了这种简单粗暴却有效的方式,对此有点人理解,有的人不理解。
对此,大家有什么更好的想法吗?有人建议在五里河公园骑行道和步行道之间安装隔离栏,有人建议铺设专门的步行道。这样骑行者就可以放心地骑了。但是其实这样也避免不了骑行道上会突然出现行人,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以为不会有人的骑行者本来正快速骑行呢,前方出现一个人,发生车祸的概率更大。
各行其道是理想化的,现实中一定会出现混行,安装了隔离栏,或者铺设了步行专用道,出事的概率会变小,但是一出事肯定就是大事。这个大事就是管理者最不想看到的。
何况现在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能花少钱办大事,肯定不会花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