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工作太忙,没时间去健身房?生活中不少人都没有大把的时间拿来运动,其实这种“零食”很适合你!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一种像吃零食一样简单、灵活的“碎片化运动”,同样能为你的健康注入强大能量。 每天只需积累几分钟的短时运动,就能显著提升心肺功能与肌肉耐力,且超过90%的人都能轻松坚持!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图
“零食运动”,
一种性价比极高的运动
2025年10月,《英国运动医学杂志》的一项综述研究分析了11项临床试验的数据,涉及414名久坐或不活跃的成年人,年龄跨度覆盖18岁~80岁。这些参与者在4~12周内,遵循“每周至少3天、每天至少两次短时运动”的规律,每次运动时长均不超过5分钟。
研究结果令人惊喜:
·65岁以下的成年人:短时高强度运动显著改善了心肺功能,让心血管更具活力;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类似的短时运动显著提高了肌肉耐力,日常活动更有劲。
且这种运动具有高依从性,91%的成年人和83%的老年人能够坚持完成这些运动。①
也就是说,这种将短时运动分散在全天中进行的“零食运动”,不仅能有效提升成年人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改善老年人身体机能,还非常好坚持。
研究截图
三种“零食运动”,
总有一款适合你
11月7日,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与体质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一民教授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介绍,“零食运动”短则几十秒,长则10分钟,根据运动频率、强度、时间与方式,有不同类型,适合不同需求的人群。②
1. 冲刺型:短时、高强度
这类“零食运动”指的是,单次持续不到1分钟的高强度运动,一天中分多次进行。运动强度需达到最大心率(约等于220 -年龄)的75%~90%,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激活身体,显著提升心肺耐力、改善血管弹性,减少高血压、高血脂对心脏的损伤。
✅适合人群:时间极度紧张、无慢性疾病的18~44岁健康成人。
常见形式:20~30秒的全力冲刺骑行、短跑,或原地高抬腿(原地跑的同时抬高双膝至胸前)、深蹲跳(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后,以爆发力向上跃起)。建议每日进行3次,每次间隔1~6 小时,避免连续高强度刺激。
《自然・医学》的研究也佐证, 当运动强度达到临界点后,即便快速停止,身体仍会产生持续的运动反应,健康效益不断累积。③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图
2. 间断型:高频、中时长
最新数据显示,国人一天平均静坐时间长达9小时。对这类人来说,“零食运动”的目标是频繁打断久坐状态,需以低强度、中等时长为准,关键是“高频次”,比如每隔30~60分钟就活动2~5分钟。
✅适合人群:办公室上班族、长期伏案工作者、每日静坐超6小时的人群。
常见形式:起身走2~5分钟、做一组扩胸运动、活动颈椎(缓慢左右转头各5次)、踮脚站立30秒等。无需追求高强度,以肌肉得到放松为宜,重点是“见缝插针”,让身体摆脱久坐的僵硬感。
AI生成图
3. 舒缓型:长时、低强度
如果每日可规划的运动时间相对充裕,且想获得更全面的健康效益,可选择舒缓型“零食运动”。每隔1~4小时进行5~10分钟运动, 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5%~75%,强度温和且效果持久。
✅适合人群:老年人、体能基础较弱者、康复期人群。
常见形式:快走10分钟、慢速骑行10分钟、爬3~5层楼梯、腿部伸展(坐姿伸直双腿,脚尖回勾)、扶墙提踵(双手扶墙,脚跟交替抬起放下)、持物平举(双手持矿泉水瓶,缓慢举至与肩同高)等简单力量组合。
要注意的是,老年人或体能较弱者选择此类运动时, 需以低强度为先,避免突然发力或高强度动作,保障运动安全性,避免受伤。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图
真正聪明的人,
将“运动零食”融入生活
真正聪明的人会将“运动零食”融入生活,养成健康习惯,就能轻松坚持。
1. 上班族的“全天运动时间表”
🟢9:00(上班时间):用爬楼梯代替坐电梯。
🟢10:00(已伏案1小时):起身做5次深蹲,接着进行30秒原地高抬腿,迅速唤醒身体。
🟢14:00(午饭后久坐):靠墙站立3分钟,或进行坐姿交替抬腿2分钟,促进循环。
🟢16:00(感觉疲惫时):离开工位,以稍快的速度步行5分钟去接水或上厕所,搭配肩颈绕环拉伸。
🟢20:00(在家休闲时):完成2组开合跳、1组深蹲等。
2. 居家人群的“零门槛运动方案”
🟢晨起后:坐在床边,双腿交替伸直再弯曲,各10次;扶墙提踵20次,改善下肢力量;
🟢做家务时:可刻意放慢速度,增加动作幅度,延长活动时间至5~10分钟;
🟢户外散步时:可以试试慢走5分钟+快走3分钟,根据自己的情况,交替进行。
健康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即使再忙,也能利用碎片时间,为自己的健康加分。从今天开始,尝试把“运动零食”加入你的日常生活吧!
下一篇:糯香氤氲处,最是南昌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