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松阳有座浙江版“金色布达拉宫”,因为一棵树成为网红打卡地,上榜《国家地理杂志》
创始人
2025-11-09 09:46:12

你会为了“一棵树”来看一个村吗?

这座古村因为这一棵树,成了浙江甚至全国最具人气的古村落之一。确切地说那是抱在一起生长的两棵古樟树,周围黄白相间的土坯老房子,大小不一的石头砌成的小径古韵悠悠,眼前呈现的一切都充满着岁月的沧桑感。

这里是杨家堂村,坐落在峰峦之间,是一座“地无三尺平”的阶梯式村落。多条小溪环绕村落,由山顶缓缓流下,是村里自古以来的生命之源。村口的大樟树是标志,对每一位到此的旅游爱好者而言是最出片的打卡背景。

杨家堂村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三都乡的群山之中,村子建在山坡上,数十栋黄墙黛瓦的古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阳光照射下泛着金光,犹如藏在山里的“浙版布达拉宫”。杨家堂早在2013年就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是松阳县特色古村落之一,更被《国家地理杂志》赞誉为隐匿于山间的世外桃源。

从县城到杨家堂是一条蜿蜒曲折的狭窄的山路,当你在一座环形山凹中见到村子时不得不感叹:这里好似恍如隔世的仙境。山水、梯田、古树、古民居,周围对面山、屏风山、祖坟山、大山脚、上山头五座大山环抱。山坡上层层梯田,茶园、稻田美如画,如此的恬静与绝美是所有人对隐逸生活的无尽向往。

杨家堂宋姓始祖最早可以追溯至明代开国文臣、著名大儒宋濂的孙子宋可三,不过直到宋可三的第八代世孙宋显昆,在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由附近的呈回村迁居至杨家堂村,因此杨家堂真正的始祖是宋显昆,村子至今有370年历史。

奇怪的是以宋为主要姓氏的村子为何却姓“杨”?据松阳县志记载,杨家堂最早的村名叫樟交堂,因村里有三棵相互交叉的大樟树而得名。后来改为杨家堂是为了纪念曾保卫宋朝的杨家将,以庇佑子孙,虽然好像没多大关系,不过也能说得通,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名字。

村里几棵古老的樟树被奉为“樟树娘”,杨家堂村有个习俗,村里的孩子在未成年之前要拜樟树娘,祈愿幸福一生,这一传统延续了三百多年。村口那两棵最大的樟树遮天蔽日,因相互依偎共同生长,被誉为“夫妻树”

从历史中走来的杨家堂村,曾经兴旺发达,也曾差点被世人遗忘,但是宋氏子孙对文脉家风的延续从未间断。每幢老屋的院墙上都用毛笔书写着《朱子治家格言》、《孝经》、《孝悌力耕》及《宋氏宗谱家训》里的文字,谨遵家族“勤于耕作笃于读”的家族理念。

其实在始祖宋显昆迁居杨家堂村后的七十余年间,生活并不容易,村里只有数间茅房,族人以卖柴、狩猎为生,直到第四代后裔宋宏堂的出现。宋宏堂跟着衢州商人学做板材生意发家致富,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成为名噪一时的木材巨商。积累了财富的宋宏堂为家族建造了多座大厝,虽然是土木结构的大宅,今天依然能看出当年的豪华气派。

杨家堂村保留的古民居外观朴实无华,既没有浮华的牛腿雀替,也少有雕梁画栋,黄泥、木、石结构的古屋青瓦覆顶,对称的马头墙在蓝天映衬下格外突出。墙体文化是一大特色,斑驳残缺的字迹依然可见深厚的书法功底,内容寓意深远,坚守着传统文化。

宋氏祠堂位于村中心,是村民祭祀祖先、日常集会的场所。街巷之间遍布古建筑及各种遗迹:迪德学堂、五龙社庙、鹿岭寨殿、四相公庙、石拱桥、古井、古树、古驿道等。宋氏族人内心的“家规十条”激励着杨家堂人“日耕夜读、崇文尚德”的优良家风。

探秘提示:

浙江松阳县是一个适合探索古村落古建筑的宝藏县,除了杨家堂,还有后畲、松庄、陈家铺等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杨家堂距松阳县城不到十公里,导航直达,沿线可顺路探秘相距三公里的松庄古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威海真不是你想的那样,去的劝你... 别盲目相信网上攻略!实测11月威海海风大、景点分散,不做规划易绕路。这份亲测路线能帮你节省时间、优化...
千年圩田焕新颜,沪派江南谱新篇 稻浪翻滚溢清香,沪韵悠扬满新元。11月8日,在金山区枫泾镇新元村,以“沪派江南新元里,稻香秋意嘉年滑...
马鞍山这些山你为什么还没爬过? 最近在和朋友们聊天,一张山上俯瞰的图片。发现可能都没人知道是马鞍山的哪座山。后面再做交谈,可能连市中...
旅居池州丨平湖之心 平湖栈桥,静卧于池州市平天湖风景区那条被誉为水上“天路”的不远处,是市民与游客心中的落日晚霞最佳观赏...
商洛文旅赴长三角开展精准招商推... 11月6日,记者从商洛市了解到,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借助2025年陕西省重点文旅产业链项目招商引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