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民间熬制土笋冻的技艺历史悠久,起初以青礁村、渐美村、锦里村等当地村民食用为主。
海沧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为首批6家获授权使用集体商标的经营者代表授牌。
土笋冻图形商标,以星虫(土笋冻原料)的自然形态为设计元素,外圈呈圆形,代表海沧区,中间用卷曲线条勾勒出星虫(土笋冻原料)的形态,又构成了“海”“沧”两个汉字,凸显地域特色。
作为发源和流行于福建沿海地区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土笋冻一直是许多本地人记忆中的“古早味”。近日,海沧区特色美食土笋冻图形集体商标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这是海沧诞生的首枚集体商标,标志着这道传统特色美食在产业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昨日下午,海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海沧街道办事处,在阿罗海城市广场举行以“凝聚品牌力量,赋能产业发展”为主题的区域品牌发展推进会暨“土笋冻”图形集体商标授牌签约仪式,同时在现场推出“海沧特色美食主题创意集市”,让市民在体验美食的过程中,更直观地感受地方特色美食的品质与区域品牌的魅力。
标准助力
24家小作坊改造升级
海沧民间熬制土笋冻的技艺历史悠久,起初以青礁村、渐美村、锦里村等当地村民食用为主,历经百年传承发展逐渐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俘获了无数本土“老饕”和四方游客的味蕾。2013年,闽南土笋冻制作技艺(海沧)被列入厦门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被列入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虽然盛名在外,然而长期以来,土笋冻生产以家庭式小作坊加工模式为主,经营上“单打独斗”,在理念、标准、规模等方面也参差不齐,让这道传统特色美食的品牌价值和产业升级面临挑战。
为引导产业规范发展,近年来,海沧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以奖代补”,推动辖区 24家食品小作坊完成标准化改造,其中土笋冻小作坊6家。2018年,市场监管部门还针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制定发布了全省首个特色食品团体标准“土笋冻团体标准”,从土笋冻的原辅料、生产加工、技术指标到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括产品的标签、标识、包装、储存、运输、保质期等,都做了细致规定,特别是在明确工艺流程与检测指标的同时,将蛋白质含量列入特异性指标,在保留古法风味的同时筑牢食品安全防线。该标准已被升级为福建省地方标准,让土笋冻工艺、标准和品质都更上一个台阶。
目前,全市10家土笋冻小作坊全部承诺执行该标准。
成功注册
首批6家企业获授权
随着品质基础的夯实,品牌整合水到渠成。去年年底,海沧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萌生了牵头注册海沧土笋冻图形集体商标的想法。
“申请集体商标,将分散经营的众多中小企业成员联合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可充分发挥集体优势,在市场中形成更有竞争力的销售渠道,提高整体竞争能力,抵御大市场风险。”海沧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理事洪宝根说。
在集体商标申请初期,协会和企业对“集体商标”的概念、作用、注册流程都比较陌生,海沧区市场监管局商标品牌指导站主动介入,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由于“海沧”是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名称,无法作为普通商标申请,商标品牌指导站专家建议通过设计图形商标,先争取海沧土笋冻“图形”的集体商标保护,再进一步带动海沧土笋冻产业的发展壮大。
活动现场,在海沧区市场监管局见证下,海沧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与首批6家获授权使用集体商标的经营者代表共同签署了商标使用授权合同。协会还发出“合理定价,抵制恶性竞争;严守品质,筑牢安全防线;保障卫生,提升消费体验;共护品牌,推动商标发展”的倡议,号召辖区经营者共同擦亮“海沧土笋冻”地域名片,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品牌赋能
统一标识、统一标准、共塑品牌
“接下来会把这个集体商标印到外包装上,让消费者看到我们产品更有保障。”集体商标首批使用成员单位代表,海沧区金三都土笋冻店总经理陈伟旭表示。集体商标的成功注册,标志着海沧土笋冻产业告别“单兵作战”,正式开启“统一标识、统一标准、共塑品牌” 的协同发展新篇章。
据了解,土笋冻集体商标将由行业协会统一管理,供符合质量标准与工艺规范的成员单位共同使用,构建“统一形象、统一标准、共享品牌、共担责任”的行业发展新生态。在海沧区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海沧区个体私营企业协会还制定了《集体商标使用管理规则》,明确使用标准和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作为商标持有人和管理者,协会未来将做好四件事:一是严格准入,仅对符合工艺、质量标准的会员授权使用;二是强化监管,建立动态监督机制,坚决维护品牌形象与声誉;三是统一推广,整合资源讲好品牌故事,提升知名度;四是协同发展,引导会员互利共赢,共同守护品牌资产。
海沧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强化集体商标使用的规范指导和监督管理,坚决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深化知识产权服务,支持更多本土特色产品依托品牌力量拓宽市场,做优做强。
名词
集体商标
集体商标,指以团体、协会或者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集体商标获得注册,可以取得远超普通商标的宣传和使用效果。
链接
申请使用土笋冻集体商标需满足的条件
1.在海沧区注册且主营土笋冻生产,有固定门店或加工场所,符合食品安全与小作坊登记要求的个体工商户或企业;
2.原料、工艺、售价需经协会备案;
3.产品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加工过程经过协会审核。
鹭江茶桌仔
守护地方小吃 “地道味”
●陈泥
近年来,不少地方特色小吃通过申请集体商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守住产品的标准和门槛。同时,推动地方小吃实施品牌战略,既团结协作又良性竞争,越做越好,从而进一步走向全国。例如,闻名全国的“沙县小吃”早在1998年就注册了服务商标。2006年,“沙县小吃及图形”集体商标获准注册,成为其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强大助力。
此次海沧土笋冻图形集体商标的获批,无疑将为这一传统美食赋予更强大的品牌价值与市场竞争力,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
“集体商标不仅是一块‘金字招牌’,更是对海沧土笋冻传统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海沧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集体商标实现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既是对传统美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更是地方特色小吃走向更广阔市场的新机遇。
对消费者而言,集体商标意味着品质承诺和消费信任,使用了统一图形商标的门店,代表其制作规范、食品质量有保证。在授权门店,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一碗小吃,更是一种被认可的文化体验和质量保证。对产业来说,集体商标攥起了分散的门店力量,把各做各的“散户”凝聚成维护一个品牌。
当然,能否让消费者在任何一家授权门店都尝到“地道味儿”,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后续如何管理和使用集体商标。在通过标准体系规范生产经营的同时,也要避免“一刀切”扼杀特色与创新,从而在提升整体品牌竞争力的同时,促进传统风味的保护与传承。
地方小吃的现代化转型不是要抛弃传统,而是要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让传统美食焕发新生。
(文/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 通讯员 陈云祯 魏清心 范艳艳 图/海沧区市场监管局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