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壤的四月,大同江畔柳絮纷飞。作为朝鲜国际旅行社的资深导游,李英姬接待过无数外国团组,但那个来自中国的夕阳红摄影团,却让她第一次感受到职业生涯的挑战。
“李导,你结婚了吗?”大巴才驶出顺安机场,坐在前排的老陈就凑过来,“看你这么漂亮,追你的人肯定很多吧?”
英姬保持着标准微笑:“在朝鲜,我们更愿意向客人介绍祖国的美景。”
失控的镜头
在万景台少年宫,当少先队员表演《阿里郎》时,六十岁的老王突然冲到舞台前,单膝跪地对着领舞女孩连按快门。闪光灯刺痛了孩子们的眼睛,舞蹈节奏瞬间混乱。
“先生,这里禁止使用闪光灯。”英姬快步上前。
“没事没事,我加了柔光罩。”老王满不在乎地晃着价值十万的相机,“这要发抖音绝对火!”
在凯旋门,老陈试图攀爬浮雕合影;在主体思想塔,几个团员轮流对着执勤女兵做鬼脸。每当英姬制止,他们总满口“中朝友谊”,手上却不停挑战着当地禁忌。
夜半的“真心话”
那晚在羊角岛酒店,英姬接到前台紧急电话:“李导,您的客人在烧烤店喝醉,正高唱《月亮代表我的心》。”
她匆匆赶去,只见老陈举着酒杯对服务员喊话:“朝鲜妹子就是纯!要是在中国,我送你套房...”见到英姬,他踉跄着掏出一个玉镯:“我这人特别实在,你就说能不能处处对象?”
英姬后退两步,语气依然专业:“明天还要去妙香山,各位该休息了。”
“装什么清高?”老陈嘟囔,“导游不就是陪玩的?”
危险的“自由行”
最严重的事发生在行程第五天。早餐时老张神秘失踪,半小时后,英姬接到涉外部门电话——这位摄影爱好者擅自离队,正在居民区偷拍排队购物的市民。
被带回时老张还很委屈:“我就是想拍点真实的朝鲜!”
“您所谓的真实,”英姬第一次提高声调,“可能会让那些市民失去工作。”
当晚她破例没有做行程简报,在导游宿舍反复写着检查。窗外传来《劳动新闻》的广播声,她想起大学时老师的话:“我们展示的不是完美,而是尊严。”
柳絮落定时的醒悟
行程最后一天,在前往三八线的路上,老陈突然发病腹痛。英姬联系军方检查站特批通行,护送他到开城医院。诊断是急性阑尾炎,需要立即手术。
手术室外,老陈醒来时看见英姬还在协调血源,他虚弱地说:“李导,给你添麻烦了。”
“这是我的工作。”她递过温水。
康复期间,老陈终于安静下来。他注意到英姬鞋底的破洞——那是连日奔波磨坏的;发现她总把团餐里的肉菜分给老人;想起她通宵为生病的客人找药...
告别时的鞠躬
回国航班起飞前,老陈代表全团送给英姬一个信封:“这是大家的歉意和感谢。”
回程车上她打开,里面没有钱,只有一张明信片,背面工整写着:
“感谢您让我们看见,尊严比美景更珍贵。——群不懂事的中国游客”
车经过大同江桥,英姬看见柳絮正化作春泥。她轻轻哼起小时候母亲教的童谣,那个关于宽容与成长的古老歌谣。在平壤的暮色里,某些坚冰正在融化,如同江水,终将奔向更开阔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