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椒盐鹅:金甲裹住赣地香
创始人
2025-11-08 01:01:15

赣江的秋风掠过樟树市永泰镇的古道时,总能捎来两样特别的声响:一是溪畔稻田间的鹅鸣“嫁么”,二是铁锅热油里的“滋啦”脆响。这座藏在赣中平原的古镇,河网密布、水草丰茂,明清时便因鹅群交易兴盛设了“鹅街”,而那只表皮酥如金甲、内里嫩如凝脂的永泰椒盐鹅,早已成了刻在樟树肌理里的味觉符号。

在永泰人的餐桌上,椒盐鹅从不是普通的菜肴,而是裹着百年民俗记忆的珍馐。老辈人总说这道菜是“婚席里蹦出的美味”——清道光年间,大观村聂氏三女同日出嫁,聘礼里的鹅肉吃不完,巧妇便取隔夜鹅肉斩块炸制,撒上盐与胡椒,竟让宾客赞不绝口。从此“鹅声劝嫁,椒盐留客”成了习俗,谁家办喜事,桌上必有一盘金黄的椒盐鹅。

制作椒盐鹅,讲究的是“选料精、火候准”的真功夫。椒盐鹅的选料向来苛刻:不论个头大小,只看鹅的胸腔是否有弹性——这是辨别放养好鹅的关键。必须选120天左右的本地灰鹅,这种鹅常年在溪流稻田间觅食,肉质紧实,皮下脂肪薄匀如雪,正是椒盐鹅干香不腻的核心密码。

宰杀处理也容不得半点马虎,必得用镊子细细拔净细绒毛,“一根毛都嫌腥,这是老规矩”。柴火灶升起的烟是椒盐鹅最香的引子:整只鹅下锅,丢入姜片与葱结,文火慢煮40分钟——这是永泰人摸出的“黄金熟度”,七分熟的鹅肉既不炖烂,炸后又能锁住汁水。起锅斩成2公分宽、4 公分长的条状,待铁锅烧得冒青烟,舀入本地菜籽油,油热到微冒烟时,鹅块“滋啦”入锅,翻炸至表皮镀上琥珀色脆壳。在鹅块煎好出锅前10秒抓一把现磨胡椒粗粒和细盐顺锅边撒下,手腕猛地颠锅,盐粒与椒粒在热力中炸开辛香,瞬间裹满鹅块凝成“金甲”。“撒早了焦糊,撒晚了不入味”,这火候学问和江西小炒“猛火快炒”的讲究一样,差一秒都失了风味。咬开脆壳的瞬间,咸香先窜入舌尖,接着是鹅肉的鲜嫩多汁,胡椒的辛气带着暖意散开。

这道椒盐鹅里,藏着赣中平原的生存智慧与药都的养生密码。粗盐防腐,适配南方的潮湿气候;花椒驱寒,契合樟树千年的药膳传统。明清时,赣商沿着赣江往来,椒盐鹅因易保存、能驱寒,成了商队的必备干粮,“鹅街”的石板路上,曾印满挑着鹅笼的脚印。如今,古镇的餐馆里,仍能看见师傅们颠锅撒料的身影,而宴席上,它依旧是招待贵客的招牌。

逢年过节,永泰的长辈们总会支起铁锅炸一锅椒盐鹅。金黄的鹅块端上桌,孩子们抢着咬脆壳,长辈们则边吃边讲老故事。对在外的游子来说,这口椒香是最浓的乡愁——不管走多远,只要咬到那层酥脆的“金甲”,就仿佛听见了赣江的鹅鸣,看见了古镇的炊烟。

这道从婚席里走出的家常菜,用一把盐、一把胡椒、一口好鹅,熬出了百年滋味。它裹着婚俗喜庆,藏着商贸记忆,带着药都温情,在赣江秋风里,把樟树的故事一口口喂给了时光。

来源:江西宣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选择这样的酒具,才谈得上品饮的... 近日,日本知名设计工作室Nendo公布了一项最新创意成果:一款独特设计、能提供三种不同口感的 “三向...
宋河一滴香获评“地域标志产品”... 11月17日至19日,山东淄博举行的2025年第六届中国白酒黄淮核心产区高质量发展峰会上,20位国家...
原创 济... 冬至的余寒刚在济南街巷里扎下根,巷口那棵老槐树的枝桠就被风刮得呜呜响,偏这呜咽声里,总混着一缕勾人的...
“熊猫路书”请回答①:周末带娃... 周末阳光满满想带小“神兽”出门放放电?纠结成都周边哪儿好逛?“熊猫路书”请回答第①期上线四川本地人推...
甜而不腻!贵州风味饼干,红枣与... 贵州风味的红枣燕麦饼干,融合了当地食材的质朴与营养,成为一道广受欢迎的家常点心。这种饼干制作过程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