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在互联网上,上海迪士尼乐园常被称作“全世界最快乐的地方”,以至于不少游客在园内游玩时也会好奇:在“全世界最快乐的地方”工作,究竟是种什么体验?
就在上周,开园九年多的上海迪士尼乐园迎来第1亿名游客。在这1亿个“神奇的一天”的背后,是成千上万的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演职人员们日复一日地共同创造和默默守护。他们的年龄横跨“50后”到“00后”,既有初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也有经验丰富的退休返聘员工。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他们都在用心为每一位游客创造神奇而难忘的体验。
与此同时,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也同样为他们打造同样独具特色的快乐体验。日前,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举办演职人员专属“服务周年答谢庆典”,610名服务满10年、15年、20年乃至35年的演职人员和幻想工程师与家人和朋友欢聚一堂,共同庆祝职业生涯中的里程碑时刻。
据悉,作为全球迪士尼乐园和度假区的传统,在当年达到10周年及以上服务年限且恰逢5和10整数里程碑的演职人员和幻想工程师们,都会受邀携亲友出席这一庆典。迪士尼也正是借此方式来认可演职人员和幻想工程师们的长期贡献,也向他们的家人和朋友表达诚挚的谢意。
在答谢庆典上,许多在上海迪士尼服务超过10年的工作人员们分享了他们与迪士尼间独特又动人的职场和人生故事。

“迪士尼”的天然吸引力
“2015年上海迪士尼来我们学校校招时,我第一反应是——在迪士尼工作太酷了!”来自乐园及迪士尼小镇运营团队的赵萌晰今年32岁,毕业于齐齐哈尔大学。在迪士尼已工作10年,回忆起与迪士尼的初始,她依然充满激情与兴奋。彼时,上海迪士尼对作为应届毕业生的她而言有着天然的吸引力,于是当即报名。 得知被录用后,尽管家乡哈尔滨距离上海有2400多公里之遥,她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南下的旅程,正式成为“雷鸣山漂流”景点的一名景点调试员。“我也一直很向往在上海工作,觉得这里很时尚新奇,也有无限潜力,给我带来源源不断的新鲜感,而事实也的确如此。”她说。

对费双燕来说,选择迪士尼并没有太复杂的规划,而是一份“水到渠成、天上掉下来的好工作”。费双燕是土生土长的浦东康桥人,十多年前,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开始建设,也让她家周围发生了许多变化,“当时许多人都说,我们家门口那条路,以后就是通往迪士尼的。”
2015年,上海迪士尼度假区进入筹备冲刺阶段,彼时已在酒店总机岗位积累十二年经验的费双燕在家人的推荐和鼓励下尝试了这个家门口的机遇。在上海迪士尼工作的十年,也见证了她从幕后走向一线的职业成长,如今担任酒店康乐中心经理一职的她依旧记得十年前入职时领导带给她的感动,“面试时,我不经意说了最喜欢的迪士尼朋友是跳跳虎,没想到入职第一天就收到了团队送的跳跳虎贺卡和毛绒玩具作为欢迎礼物。”除了深刻感受到上海迪士尼的人文关怀,工作十年间,费双燕更见证了迪士尼带给家乡的变化,“周边的人气、商业、交通日益丰富,作为本地人,我真的很骄傲。”

工作中的费双燕。
双向传递的快乐
不少人感慨,对抗职业倦怠的钥匙是找到价值感。在上海迪士尼,演职人员与游客的快乐互动与链接,也为演职人员自身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持续增强价值认同与工作意义,鼓舞他们不断为游客创造快乐。
回忆起工作十年中最难忘的瞬间,赵萌晰分享了一段温暖互动:曾有一位年卡用户的小女儿因身高限制不开心,她送上手工礼物并合影留念。之后几次在乐园偶遇,这家人不仅记得她,还回赠了小礼物。最触动的是,一次在城堡附近,那位妈妈对孩子说:“看,这是Mancy姐姐。”赵萌晰感慨道:“时间过去了很久,孩子们模样变了,没想到他们还记得我。”

作为每日穿梭在游客间的一线人员,费双燕更见证和感受着无数温暖瞬间:小朋友带着期待而来,与团队热情互动;长辈们起初以陪伴者的身份参与活动,却在沉浸式体验中卸下拘谨,重拾童心。“看到爷爷奶奶离开时笑着说‘今天我也当了公主或王子’,这一刻的职业自豪感,是工作最美的馈赠。”费双燕说。
龚海霞是度假区园艺团队的一员,主要负责植物病虫害防治和病媒生物防控等方面工作,对她而言,工作幸福感的来源很细微也很具体,“比如,有时游客会感叹从来没在迪士尼被蚊子叮咬过,这种看似随口一提的小事,却让我觉得是对我工作成果最大的认可。”

与迪士尼共同成长
设施运营与服务团队的施忠飞在度假区建设阶段就来到了上海迪士尼。十年间,他的伴侣和孩子也陆续加入度假区,一家三口都在这座乐园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我老婆原来在上海迪士尼乐园酒店客房部,后来公司有转岗机会,她就到乐园内的‘达布隆集市’成为了一名快乐主人,”施忠飞回忆道:“她每天在自学英语,有时半小时,有时可能一小时。有天她回家后跟我说‘我感觉自己英语有进步,都能听懂外国游客的话了’。谈起这点,他露出了自豪的笑容。“我老婆将近50岁了,其实没人要求她学,但她很好学,公司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也让她感觉自己依然在成长。”
谈及扎根上海迪士尼的理由,“包容、尊重”和鼓励“多元发展”是频繁出现的两个关键词,不同年龄、背景的演职人员都提到,公司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成长机会,使其能在这里实现职业路径的突破与成长。
郑建明是设施运营与服务团队的老将,十年前,他带着二十多年的工装经验,从彼时的上海宝山钢铁厂来到上海迪士尼,负责“七个小矮人矿山车”景点的设备检修与维护工作至今。从“大国重器”的宝钢到“童真快乐”的乐园,尽管工作内容跨度不小,但郑建明仍从中习得新技能,找到新乐趣。明年他将满60岁,虽临近退休,但他仍希望能以退休返聘员工的身份继续留在度假区。“这边的氛围好,团队也很信任照顾我。我在度假区工作了十年,与它的感情就像亲手带大一个10岁的孩子,能持续在这里发光发热,为之增光添彩,是一种幸福。”他说。

张银威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娱乐演出创意经理,2015年,在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工作十年后,他带着对新挑战的渴望来到上海。2018年,他从运营岗位转到创意部门。“坦白说,我从没想过做了十三年运营还能去做创意。这在别的地方几乎不可能。但上海迪士尼开放多元的发展环境,让我有机会能实现心里的那个小梦想。”如今,他已经参与度假区多个大型娱乐演出项目的创意开发,在全新的岗位上实现自我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总裁及总经理包兆天(Andrew Bolstein)在迪士尼从业的第30个年头。庆典上,他与600多位演职人员一同庆祝自己的服务周年,并表示,在他长达30年的迪士尼职业生涯中,有近一半的时光是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度过。从建设伊始,到乐园开幕,再到即将迎来十周年,他见证了演职人员们和幻想工程师不减热情、不变专注,以及在为游客和彼此创造神奇体验时,对卓越品质的不懈追求。
“我们致力于每天不仅向客人提供魔法般的体验,也同样确保我们的团队成员能感受到同样的快乐和支持。迪士尼会努力为员工们提供恰当的服务、支持和个人发展机会,让大家相信在这里可以拥有长远的职业未来。”包兆天说。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总裁及总经理包兆天(Andrew Bolstein)接受记者采访。
原标题:《在“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工作是怎样的体验?迪士尼10年老员工告诉你》
栏目主编:唐烨
本文作者:解放日报 沈思怡
上一篇:古镇换新颜,旅拍打卡地 古镇旅游焕新颜 古镇旧貌换新颜
下一篇:上海迪士尼庆典致敬610名“魔法守护者”,十年坚守铸就亿万人神奇体验 上海迪士尼乐园100周年庆典 上海迪士尼100周年庆典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