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南京迈皋桥地铁站附近
一家名为“草莓熊糖葫芦”的移动摊点
突然火出圈
摊主是一名90后女孩
其摊位上的“奶皮子糖葫芦”最受欢迎
图源:南京日报
用奶皮子的醇香“封印”山楂的酸爽
再叠加香甜糯米
入口的一刻
畅享多重美味
不少人慕名前来
打卡品尝
然而
你可能不知道
这看似美味的山楂糖葫芦
若是食用不当
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胃结石
冰糖葫芦为何会引发胃结石?
冰糖葫芦是一种传统的中式小吃,通常由 山楂、冰糖和竹签制作而成。山楂是冰糖葫芦的主要食材,它酸甜可口,富含维生素C、果胶、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具有开胃消食、活血化瘀等功效。而冰糖则为山楂增添了一份清甜,使其更加美味。将山楂洗净、去核后串在竹签上,再裹上一层熬好的冰糖浆,冷却后便成了我们熟悉的冰糖葫芦。
图源:图虫创意
然而,山楂虽好,却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健康风险。山楂 含有较高的鞣酸,这是一种天然的有机化合物。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鞣酸蛋白。当鞣酸蛋白与果胶、纤维素等成分相遇时,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会结合形成复合物。如果复合物进一步与其他膳食成分,比如果胶或纤维素接触,就有可能 聚合成团,形成胃结石。尤其是未成熟的山楂,鞣酸含量更高,更容易引发胃结石。
所以, “吃山楂能促进消化”的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在空腹、酒后等胃酸过多的情况下进食大量山楂,不仅会促进胃结石的形成,还可能引发严重的消化不良、腹胀,甚至胃溃疡。
吃冰糖葫芦需要注意什么?
1
控制食用量
山楂虽好,但不可贪多。一次性食用过多山楂,会增加胃结石的风险。一般来说,每天食用山楂的量 不宜超过10颗,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更应适量食用。
2
避免食用未成熟的山楂
成熟的山楂口感更好,鞣酸含量相对较低。在购买冰糖葫芦时,尽量选择 色泽鲜艳、果实饱满的山楂,避免食用未成熟的山楂。
3
特殊人群需谨慎
孕妇、糖尿病患者、胃肠道功能较弱的人群,以及有胃手术史的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冰糖葫芦。孕妇食用山楂可能会刺激子宫,导致子宫收缩,增加流产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则需要控制糖分摄入,而冰糖葫芦中的糖分较高;胃肠道功能较弱的人群食用山楂后,可能会加重胃部负担,引发不适。
4
不要空腹食用
空腹时 胃酸分泌旺盛,正如上文提到的,鞣酸更容易与胃酸结合形成鞣酸蛋白,这种复合物如果与其他成分相遇,可能聚集成团,引发胃结石。因此,建议在 饭后食用冰糖葫芦,这样可以减少胃酸与鞣酸的直接接触,降低胃结石发生的可能性。
5
食用后及时漱口
冰糖葫芦中的糖分较高,容易附着在牙齿表面,长期食用可能会导致龋齿。因此,食用冰糖葫芦后, 建议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6
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如果在食用冰糖葫芦后,出现 胃部疼痛、腹胀、恶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切勿自行尝试土方法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希望大家在寒冷冬日品尝
冰糖葫芦这一美味时
掌握正确的食用方法
确保健康无忧
编辑 | 王会苹
主编 | 张 越
来源 | 农视网综合央视新闻、人民网科普、国家应急广播、南京日报、科普广州、科普海南等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