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石臼老店·兄弟海鲜菜馆丨这家店为何成了日照人舌尖上的记忆
创始人
2025-10-30 18:01:56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厉昕月

清晨六点半,当第一缕阳光洒向黄海之滨,日照市东港区石臼街道便开始在咸鲜的海风中苏醒。菜市场的吆喝声、渔船归港的汽笛声、早点摊升腾的蒸汽,共同编织出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在这浓郁的烟火气中,兄弟海鲜菜馆的老板蒋根记已准时出门,开始他一天中最紧要的事——采购最新鲜的食材。二十九年如一日,他从一个二十岁的甘肃小伙,成了如今五十岁、深深扎根于这片异乡土地的“老日照”。

1994年,蒋根记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从遥远的甘肃来到日照。陌生的海风,吹不散年轻人闯荡的热情。打工的岁月虽然艰辛,却让他收获了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两位日照本地朋友的真诚友谊。“是他们的建议,让我在1996年,在石臼海鲜市场附近,开起了‘兄弟拉面馆’。”蒋根记回忆道。店名“兄弟”,既是那段深厚情谊的见证,也寄托了他以诚待客、视客如亲的经营理念。

彼时的石臼,依托港口与市场,商贾云集,人流如织。拉面馆附近,就是书声琅琅的日照六中。放学铃声响起,学生们蜂拥而出,那碗热气腾腾、分量实在的拉面,成了许多学子青春记忆里不可或缺的“时尚单品”。“放学之后能来吃上一碗拉面,走路都带风。”一位常客夏先生笑着回忆,如今他已步入中年,却仍平均每周与同学相约来此一两次,“我们吃的是上学的时候那种感觉,怀旧。”

“2000年的时候,生意最好,那时候八十多平米的小店里,大家都得排队。”提及过往辉煌,蒋根记眼中闪着光。那间小小的拉面馆,承载了多少人的欢声笑语,见证了多少岁月变迁。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有段时间生意不好,开不下去了,”蒋根记坦言,“是老客户们劝我,再坚持再坚持,店开着,我们就有念想!”这声“念想”,重若千钧。它不仅是顾客对一碗面味道的留恋,更是对一段青春、一份情怀的寄托。

关关难过关关过,生意在坚守中愈发红火。随着岁月流转,拉面馆更名为今天的“兄弟海鲜菜馆”,上午十二点多,菜馆里已然坐满熟客。“切盘牛肉、炒个小菜、来碗面条。”简单的需求,道出的是家人般的熟稔与信任。蒋根记说:“我做的就是家的味道,材料、分量都是实实在在。”

这道“家的味道”,体现在一道道家常菜里。那道招牌“酱爆八爪鱼”,用大酱葱段爆香,放入新鲜的八爪鱼段,猛火快炒,瞬间锁住鲜味,锅气十足。这味道,与石臼街道的烟火气息一脉相承——朴实、鲜活、有温度。

如今的石臼街道,高楼渐起,市容焕新,但那份流淌在街巷里的浓浓人情味与生活气息未曾改变。兄弟海鲜菜馆,如同一个温情的坐标,记录着时代的变迁,也安放着许多日照人关于成长、奋斗与归属的共同记忆。蒋根记,这位从黄土高原来的汉子,将半生心血融于海滨小店的炊烟之中,用一碗面、一碟菜,也成为了石臼烟火气息里,最温暖、最恒久的一部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迪士尼庆典致敬610名“魔... 11月4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服务周年答谢庆典”盛大启幕,610名服务满10年、15年、20年乃至3...
在“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工作是...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在互联网上,上海迪士尼乐园常被称作“全世界最快乐的地方”,以至于不少...
古镇换新颜,旅拍打卡地 古镇旅... 王培民 10月摄于淄博博山区颜神古镇古镇换新颜,旅拍打卡地古镇换新颜,旅拍打卡地古镇换新颜,旅拍打卡...
组图丨泰山秋景隐藏款!彩石溪更...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5日讯 在时光的流转中,秋,宛如一位娴静的画师,手持妙笔,轻点群山,将泰山西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