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令风味
每年秋天都会写碳水饭的合集,今年已经是 第四年了。
我常和朋友说秋天好,不仅是因为有美丽的景色和温暖的外套,还有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有 特定时令的美味可以享用。
于是照例,吭哧吭哧又吃了好几家美味的 碳水饭,写成合集, 标记自己又在杭州吃过一个秋天。
以前的稿子我也放一下,戳这里:
碳水的快乐好像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哪怕是写稿子的此时此刻,也砸吧嘴在回味。
01
羊排抓饭
和阗玫瑰抓饭
说到贴秋膘的碳水饭,一碗 羊肉抓饭是不可缺少的。
去年我去的是大美乐,但评论区里呼声最高的反而是这家——和阗玫瑰。
没办法,我这人主打听劝。哪怕是在遥远的仓前,我也还是跑去了。
先说结论,没白跑。
味道和我几年前去乌鲁木齐吃的路边小店不相上下。
这大块的羊排炖得 酥烂,用筷子一扒拉就脱骨。肉香混着一点点肥油,全渗到底下的米饭里了。
米粒金黄,颗颗分明,嚼着有点弹牙。
吸饱了羊肉的鲜和胡萝卜的甜——里头有 胡萝卜和黄萝卜两种——焖软了之后自带一股子温柔的甜味儿。
搭配着羊肉一起吃,完全不腻。
最妙的是,每一勺舀起来,米粒都不会黏糊糊地粘作一团。
放进嘴里,嚼起来糯中带韧, 油香油香的,想把一切的美好词语都用来形容这一碗饭。
抓饭的味道很新疆,只是份量不大,看着很杭州。
吃罢后在来一碗酸奶,充沛的奶味在口腔里蔓延。
这样子走出门后也能挺直腰板,因为肚子是饱的,就不会觉得冷。
02
炸猪排饭
福碗
肉食爱好者看到会两眼放光的炸猪排饭,份量太足, 我一个人都没有吃完。
饭端上来,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块可以用 豪迈来形容的炸猪排。
金黄的外衣极脆,牙齿轻轻一碰便应声碎裂,发出细微动听的“咔嚓”声,却 不觉油腻。
里面包裹的猪肉出乎意料地柔嫩多汁,肌理分明,每一口都 扎实而满足。
这碗饭的特色,在于店家搭配了 酸甜酱汁。
它巧妙平衡了炸物的厚重感,没有掩盖猪肉的本味,更提点了深层的肉香。
拨开猪排, 碗底的风景同样迷人。浸润了酱汁的米饭上,洒满了提鲜的海苔碎。
卧着的卤蛋虽然不是溏心,但蛋白染着酱色,蛋黄浓郁醇香。
清甜的白菜丝提供了脆爽的口感,带来了另一重温润的滋味。
顺带一提,他家的口水鸡味道也不错。
鸡肉弹、嫩、滑,酱汁是麻麻辣辣的咸鲜味,不冲,也没有辣的很刺激。我去吃的时候刚好赶上最后一份。
03
怪噜饭
贵州黔人来长寿鱼馆
这碗饭是上个星期去小和山的贵州菜馆里吃到的,一口惊艳。
老板娘骄傲地和我说,来店里的客人基本都中意这碗饭。
多的时候,一天要烧20多锅。
这一碗饭看上去就丰富,但吃起来却有一种 层层展开、不动声色的妥帖。
最先在舌尖上品尝到 酸豆角那爽利的酸,带着发酵后独有的醇厚,瞬间唤醒味蕾;
接着软糯的 土豆丁登场,它轻轻一抿就化开,释放出质朴的淀粉甜香,恰好中和了那份尖俏的酸。
木耳丝脆韧弹滑,在咀嚼中发出细微的声响; 脆哨完全是点睛之笔——咬破那层焦香酥脆的外壳,内里丰腴的脂香便温柔地溢满口腔,它是整碗饭的底气。
每一口都是微妙的平衡。
咸、酸、甜、香、脆、糯、软、韧……这些看似矛盾的滋味与口感,竟能在一勺之间和谐共处。
04
海蛎焖饭
金顺发·厦门小吃
把这碗饭放在最后,是因为它不一定合所有人的口味。
这碗海蛎焖饭,吸引我的是那些均匀散布、拇指大小的 海蛎。
它们经过恰到好处的焖煮,边缘微微卷缩,呈现出熟稔的乳白色,肥嫩而饱满。
入口时,海蛎的肉质极其柔滑,在舌面上轻轻一抿便化开,只留下一缕 纯粹的海的鲜味。
那一点点的腥是可以被接受的。
我想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是饭里大量的 生青蒜。
我是能吃得惯葱和蒜的。
大量的青蒜被慷慨地撒在米饭表面,翠绿的色泽跃然眼前。
它们不仅是点缀,更提供了清新的辛香。每一次咀嚼, 青蒜的爽利香气都瞬间迸发。
与海蛎的鲜醇交织在一起,有效地平衡了整体的风味,让每一口都清亮不腻。
说是秋天,看一眼日期,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早就过完了。下周五便是立冬。
天气在变冷,但一想到接下来的日子会是板栗、烤红薯、热奶茶、烫火锅...... 便觉得幸福。
吃进肚子里的碳水踏踏实实,变成身上和手心里的热度,秋风再呼啸,也不怕什么了。